9月8日,一家新派潮州菜館「潮家好菜」,在灣仔船街悄悄開業,至今雖不足兩個月,但每日午、晚市都爆滿,並正物色九龍區舖位開新店。今時今日仍夠膽在香港開食肆,老闆陳國樑自言是因為喜歡食和玩。不過,從當年陳國樑創辦新加坡三大中菜館「天外天」的成功,便知道絕不只是食和玩這麼簡單。
陳國樑本身是廣告公司東主,11年前,饞嘴的他,在新加坡大華銀行頂樓,開辦了「天外天」,一家以賣鮑參翅肚為主的高級中菜食肆,後來成為當地三大中菜館之一。
他表示,佔地9000呎的天外天,開業成本約100萬元坡幣,2年回本,之後年年賺錢。成功秘訣除保持食物水準外,腦筋要隨着客人口味及時令而不停轉動。當然,地方乾淨及招呼周到亦是缺一不可。
天外天在02年底租約期滿,因為陳國樑不想新加坡及香港兩邊飛,加上香港的材料應有盡有,能讓自己創出更多新菜式,於是便回港開辦另一家食肆。喜吃潮州菜的他,今次選擇了將「污糟、價高、份量大」的傳統潮州菜,來一個形象大變身,給自己一個新挑戰。
配合現時經濟環境,陳國樑為「潮家好菜」定了中檔路線的經營模式,小菜以兩三個人為基本份量,點心只分大中小點,也不設時段優惠。食物定價雖然克制,但不會將貨就價。
陳國樑每朝早親自往街市搜購一級牛爽腩,炮製招牌菜「極上牛腩」;又或以日本稻庭麵炮製潮式魚蛋粉。
選址方面,陳國樑謂,環顧灣仔一帶,潮州菜只得一家老字號佳寧娜。碰巧友人剛收回船街一個靜中帶旺的舖位,新派潮菜又不會與鄰近的福臨門有衝突。盤算過後,他決定以150萬元開業。不過,組班過程令這位老手有點意外。
按他的最初構思,將建立一個30人的班底,由一班從其他高級食肆過檔的舊人,帶領10多個新人。他特意到勞工處,找一些急需工作的年輕人,教導他們換碟、加茶及保持笑容。然而,不到一星期,其中9人嫌辛苦而離開,最後他只得轉聘具經驗的人填補。
開業至今兩個多月,陳國樑透露,晚市最高紀錄試過做萬四元一席菜;午市亦試過做逾8000元的商業午宴。每日平均有近3.5萬元營業額。他估計,回本期較原預計的1年快。
至於開新店,他表示,規模仍會如船街這家相若,面積5000呎擺放30張枱,因為這個規模最有效控制員工和食物質素。以香港人口計算,他認為極其量最多只可開5間店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