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一項調查顯示,乘搭長途飛機或會引致「經濟客位綜合症」,嚴重者會死亡;但與陸上交通工具比較,乘坐汽車遇交通意外身故的機會率,卻較「經濟客位綜合症」致死高出一百倍。醫生建議乘客應在機上多伸展手腳,避免長期不動,引致不適。
據路透社報道,澳洲衞生部門研究指出,乘長途機後兩周內,或會發生俗稱「經濟客位綜合症」的「靜脈栓塞症」,旅客長時間靜坐不動會引發血栓現象,若血栓流至肺部、心臟或腦部,可能造成生命危險。
當地首席衞生部官員JohnHorvath說,報告證明一般健康人士患「經濟客位綜合症」的可能性極微,除非是心臟病患者、癌症患者或孕婦等,其機會率則稍高。
他續稱,以一般中年乘客為例,每四萬次航班,只發生一宗「經濟客位綜合症」,因此而死亡的,更每二百萬次航班只有一宗;年輕乘客患病機會更低。反之,他說在車內遇交通意外死亡的機會率,較乘搭長途機患「經濟客位綜合症」致死的,高出一百倍。不過,他提醒航空公司及長途機乘客仍需提高警覺,保持健康。
家庭醫生關嘉美認同乘客患「經濟客位綜合症」的機會不大,但仍建議乘客應穿寬鬆的鞋子,不時在座位原地踏步及盤膝而坐,避免長時間不動,「咁梗係唔好所有乘客喺機艙周圍行啦,飛機失事都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