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灑大銀幕 - 鍾偉民

血灑大銀幕 - 鍾偉民

《標殺令》好看,因為夠癲,百無禁忌;昆倫.塔尼天奴喜歡那個導演的風格,認為那個場面可以搬到自己的電影裏來,就老實不客氣,都搬過來;乍看,像一塊光影閃動的大拼圖,卻自有天地。
故事,簡單得就像沒有故事:一個大肚新娘,在婚禮上遇人尋釁,連神父和拉風琴的,一鑊熟,就她自己倖存;昏迷了四年,她讓一隻蚊子叮醒,就四出復仇。新娘用武士刀,復仇前,尋找退隱了的鑄劍師,鑄成的名刀,削鐵如泥;這是港產古裝武俠片的必備橋段;有了利刃,就可以遇神殺神,大噴狗血。
血,好多的血!一時像看《大逃殺》,一時像看《死亡塔》;新娘,竟穿了李小龍的經典檸黃運動服跟仇家對決。
原來拍電影可以這樣率性,這樣瀟洒。純粹的,讓觀眾到戲院裏去發洩,去傾瀉心頭的鬱結和潛藏的獸欲;越多鬱結,就越需要這種反智的,變態的,不合常情,違背常理的電影。
我最期待的電影,是有一個同樣兇悍的新娘,她讓某座大城的老懵領導、貪官和庸吏煩擾得七竅生煙,逼迫得走投無路,終於,找到一柄超級無敵大鐵鎚,逐一把這幫禍國殃民的畜生敲死;只要腦漿和狗血噴得夠多,官吏的死相夠新奇,夠慘烈,這齣戲,我敢保證,實賺一億。
我們都需要宣洩不滿和憤怒;積怨,能夠通過一齣戲疏導,最大的受益者,仍舊是老懵領導、貪官和庸吏;聰明一點,公帑,最宜用來資助作家寫這種血腥小說,資助導演拍這種虐殺電影;窩囊廢一個個在銀幕上讓人血腥虐殺了,百姓出了火,他們就可以安安穩穩,領長俸了。背道而馳,搞甚麼「巨猩匯」,拿巿民血汗去供養幾頭過氣老猩猩,徒然再添積怨;難道,真要電影情節,在現實裏公演,待血染官場,才知道百姓需要的,是甚麼樣的「娛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