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訪闊別七年的紐約,首個感覺是較以前人少──Soho靜得交關,但依然令人眼界大開;住在Willamsburg的Loft,未成名藝術家又被迫遷離曼哈頓中心;村上隆放在Rockefeller那兩個大氣球,影完相切勿忘記旁邊的Dean&Deluca。為何宋美齡會選擇紐約?就算喜歡美國的生活,可以揀加州陽光的三藩市、退休聖地邁阿美,又或者五步一咖啡店的西雅圖。紐約?似乎較適合年輕人。
宋美齡活到過百歲,就算她厚道不寫回憶錄,都應該寫本「Fitforlife」。住在烏煙瘴氣的紐約,仍可以這麼長命,搬到瑞士或日本郊區住,應該還可以多活幾年。如果所有人都有宋美齡那麼長命,保險公司一定賺到笑。交幾十年保費,而且銀碼隨年齡增長,還不是最佳顧客?
投資者可能較少接觸保險類股份,在香港類似的選擇亦不多,一隻盈保,一隻中保。上星期人保財險(2328)來港招股,稍後時間又有平保。究竟保險公司的財務報表有何特別?雖然人保財險已截止申請,但既然星期四才掛牌,現在介紹如何解讀人保財險的財務資料,應該未算太遲,至少仍然可以考慮應該長揸,還是上市即沽。
要解釋保險公司的財務報表,首先要清楚知道何謂「保險」。保險其實是一張閣下不希望行使的期權合約。保險費即是「期權金」,英文同樣是「premium」。以人壽保險為例,行使日就是閣下蒙主寵召之時,而交收的數目就是保險額。
既然保險查實是期權,保險公司實情就是超級期權莊家,賺的是期權金及把期權金投資於各項資產的回報,而成本主要是期權給行使後所付出的金額。
發明期權計算公式的經濟學家拿了諾貝爾獎,而保險公司精算師的職責就是為保險期權定價,若偶一失手,隨時會令公司血本無歸。
人保財險的財務情況如何?「已賺淨保費」是落袋的保險金減去付出的分保保費,以及按時間比例尚未計數的保金。保險公司既然是期權莊家,順理成章要將某些「盤」散出去以作對沖,即分保是也。人保財險招股書寫明,根據中國保險法規,必須將15%分保予其他保險公司。雖然做法可減低公司本身的風險,但卻增加了信貸風險,因為難保對手不會倒閉。
另一項保險公司獨有的成本是「淨損失」,即保險公司的賠款。這淨損失計算複雜,已付款了事的賠額,固然包括在內,估計要賠的,亦要一併計算。這「未決賠款準備金」就是經過精算師計算後的儲備,計多了會令公司盈利即時減少,計少了會令公司有意想不到的賠款出現。注意這準備金沒有折現計算,假如投資者明白現金的時間值為何物,應該知道這數字應該比要賠的實數為大。
準備金還有一項是「未賺保費準備金」。要知道保險公司所收的保金是涵蓋一段時期的,計算收入只可以按時間比例分段確認。可想而知,保險公司的帳目是如何的複雜,份份保單都要按時間比例入數,十分均真。
人保財險另一項特別之處是資產負債表上沒有股本。投資者毋須恐慌,閣下入紙申請的股份,股本稍後將會出現。其實上市的這間人保財險是今年7月7日才成立,發行80億股收購母公司的業務資產,故此全部財務報表及截至6月30日這半年期業績報告所包括的期間人保財險這公司還未面世,只不過是假設公司已經存在而展現於人前。這重組的方法在H股屢見不鮮,只不過投資者未有為意。
人保財險母公司所收的80億股會變賣部份套現,其餘新發行的H股可為人保財險集資大約40億多,全部用作提高公司的資本金及償付能力。無錯,人保財險其實未能符合中國保監會對償付能力的最低要求,即是有可能未夠賠。人保財險是資本不足的公司,而今次上市集資是為了採取措施矯正有關情況。
假設投資者已看得懂人保財險的招股書,那麼又如何分析其投資價值?人保財險其實主要做車保。內地愈來愈多汽車,理應對其有利。但細看卻發覺賠付率甚高,超過七成,今年六月止更超過八成。與香港10個司機有9個從不索償比較,內地車保似乎差不多預計一定要賠。人壽保險遠比其他產品更加複雜,所以人保財險的生意已經比較容易理解。投資者有心機的話,可以認真研究此公司的投資價值。
保險公司既然是經營財務生意的期權莊家。可以選擇的話,一定會招攬多些宋美齡這長壽買家。
龔耀輝
均富會計師行高級經理
電郵﹕
(曾在此欄刊登之文章可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