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智慧:自設應急基金應付突變

理財智慧:自設應急基金應付突變

人生之中,有很多事情是不能預期,而不能預期的事情,又往往會耗用財務資源。因此,在日常的財政管理之外,還應有一個綜合的應變計劃。
所謂「應變計劃」,是指在短期(1至5年內)如果發生不可預期的財務需求,個人應該怎樣處理;而這應變計劃所包括事項有應急基金、適度的銀行信用額和保險等。
有些事情的發生是不能預計的。例如個人的健康原本很好,突然之間可能會遇上急病,要住醫院或接受一段比較長時期的治療。而在患病期間,也許需要休息而未能工作,其間會損失收入,以致難以應付日常開支;又或者所工作的公司突然倒閉,頓時失業而損失收入,那麼生活便會遇到困難。
良好的財務策劃,是應該包括設立一些應急基金。這基金成立的目的,是為了應付突然而來的需要。

規模大小要適中
基金的規模不應太大或太小。如果太小的話,未必能滿足突然而來的要求;相反,如果基金規模太大,便會錯失藉投資爭取較高回報的機會。
一般而言,這個應急基金的大小,應該能夠支付六個月個人的一般開支便夠。例如一個家庭每月支出要1萬元,那麼應急基金規模應不少於6萬元。
除了應急基金之外,個人還可以有備用信貸,以應付不時之需。這些備用信貸最好不要使用信用卡或一些小額循環貸款,因為這些貸款成本甚高。較優勝的是使用透支戶口或特定的貸款,如稅務貸款,因為這些應急錢息率會較低。而且此筆基金應該在真正需要之時才使用,不應該視為預先消費的財務支援。
麥萃才
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