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我也差點兒以為自己身在英倫,皆因在大潭水塘一帶建有多座近百年歷史的石砌拱橋,建築宏偉,古色古香,令人仿似置身於英國旅途中。串連各橋的郊遊徑平坦寬敞,個多小時走畢全程,公公婆婆一樣掂!帶齊一家大小,向「英倫」出發吧!
記者:陸伊琳
攝影:陳盛臣
模特兒:Blancke(FromSunSpot)
通往大潭水塘有很多途徑,可以分別從赤柱、石澳、鰂魚涌、黃泥涌峽道等地徑出發。曾經從黃泥涌水塘出發的紫羅蘭山徑圍繞着紫羅蘭山而行,當中山路有上有落,全程三小時,對於老人家來說,這路程有點難度。今趟改從陽明山莊旁的大潭郊野公園閘口出發,不用行山路,沿途廣闊平坦,讓公公婆婆也可以在浪漫的古橋,回味甜密往事。
大潭水塘包括大潭上塘、大潭副塘、大潭中塘及大潭篤水塘,最早建成是上塘,建於1889年,是港島興建的第二個水塘。歷史夠悠久,相信沿途同老人家一定不乏話題,會有很多故事聽。
從陽明山莊旁的大潭郊野公園閘口而入,是一大條車路,只限特別車駛入。我們大踏步前進,一路上都是以落斜為多,頂多只會出現輕微的上斜位,所以行起來不會有太大問題。路上燒烤場特別多,都編了號數,但實在數不清大潭郊野公園共有多少個大大小小的燒烤場,只知行過5號燒烤場,便會見到兩條橋,從起步計只是半小時,靚橋就開始出現!眼前兩條長石橋,分別在上塘及副塘旁邊,呈L形連接在一起,兩橋的外貌分別不大,古老的石柱頂着薄薄的橋板,形態不算很美,但簡單得來,很有原始味道。
不用太過興奮,這只不過是頭盤,接着而來的橋更壯麗。我們橫過了左手面的橋,再往右走,向着大潭道指示路牌前進。不到5分鐘,一條小橋又出現,跨過這條不足50米的小橋,沒有特別停下來觀賞,因為我早就知道,山下的橋會更吸引。往前走,去路一直都只有一條,沒有太多分支,保持往下走,不易迷路。沿途大樹遮蔭,行起來很爽,途中不時會碰上在散步又或是放狗的外籍人士,即使是擦身而過,不少都會友善的跟過路的遊人說聲「Hi」,這樣的場面,為本身已美得像外國的景致再添點異國風情。
這段由中塘到大潭篤水塘的路,每過幾百米就會出現一條橋,跟先前的不同,這些都是有圓拱柱躉的橋,一樣的古色古香,而且一條比一條美,在不同的橋上,都可以眺望水塘景色。大潭上水塘,岸邊彎彎曲曲,清幽得來,又充滿神秘感,而大潭篤水塘則壯闊開揚,氣勢不凡,叫人心曠神怡。你會不禁在每一條橋上停停步,呼吸顯得特別清新的空氣,或是忙不迭拍下沙龍。一下子,已經快到達大潭篤水塘郊野公園入口的大潭道,亦即終點在望。太快了,還想留戀多一會?
你會答,係「Thankyou」?錯!雖然從起點到終點,沿途都見到很多西方人,但我們都只是Say聲Hi,點點頭,不會講Thankyou!行過大潭水塘一帶,你自會有答案,最多的是英式古老石橋,足足有六、七條之多!步入林中,踏過富有英倫味的古橋,四面環山,寧靜的水塘,真是有點像置身外國,十分寫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