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會討論法官申報利益

立會討論法官申報利益

【本報訊】立法會司法及法律事務委員會將會跟進平機會主席王見秋涉嫌利益衝突事件,包括法官申報利益機制、法官退休後應否任職私人機構等。多位學者及立法會議員認為,司法機構應檢討現行申報利益機制,提高透明度以挽回司法機構聲譽。

促李國能盡快檢討
根據政府機制,除司法機構人員外,公務員必須按機制申報利益,其中特首、三司十一局局長、行政立法兩會議員的申報資料更可公開閱覽。司法機構有另一套申報機制,但從未公開有關內容,公眾也不能閱覽主要法官的申報資料。
本身為律師的立法會議員涂謹申說,由於王見秋退休前是資深法官,王涉嫌利益衝突事件已影響司法機構的公信力,也暴露了退休司法人員任職其他機構的監管不足,立法會將跟進事件,會集中討論王見秋申報利益的機制;法官退休後應否任職其他機構;退休法官任職其他機構而申請豁免中止發放長俸的標準等。
香港科技大學社會科學部助理教授馬嶽指出,王見秋事件無疑已損害本港司法機構的聲譽,他認為首席大法官李國能應盡快檢討現行司法人員的申報制度,防止司法人員濫收禮物等利益,恢復公眾信心。

長俸意義逐漸失去
城市大學社會科學部講師蔡子強也指出,隨着市民對政府及公務員的要求日高,司法機構應與時並進,檢討申報利益機制,提高透明度。他發現近年愈來愈多高級公務員及法官在退休後從商「搵錢」,漸失去設立長俸制度的「高薪養廉」意義。他直言這並非健康現象,尤其是法官,這或會影響他們的公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