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擬設膠樽回收按金制

政府擬設膠樽回收按金制

【記者蔡元貴報道】蒸餾水、礦泉水、果汁汽水,香港人每天至少耗掉幾十萬個膠樽。事實上,大部份膠樽都可以循環再用,問題是沒人有興趣回收。政府計劃推行類似鮮奶樽的按樽回收制度,消費者退回膠樽可以取回按金,五角一個,就可大大減少都市裏的廢物數量。
一樽水,不用半天就喝完了,但那個膠樽,地球卻要用上數百年才能消化掉。統計資料顯示,香港膠樽回收率僅得百分之二點二八。二○○二年,港人產生了約五萬二千噸膠樽,循環再用的不到一千二百噸,其餘全都運往垃圾堆填區處理,費用是每噸一百二十五元,全數由納稅人支付。換言之,香港市民每年要繳付六百三十多萬元以處理膠樽,若生產商願意回收,這筆錢是完全可以節省的。

六成七受訪者支持
環境保護署有意成立一個工業機構,專門負責營運膠樽按金制度。當局擬在大型連鎖零售店舖內設立回收站,例如超級市場,理由是超市地方較大可放置空樽,超市又可收回行政費用。假設每個樽按金五角,回收率即可達七成半至九成,每年涉及的按金款額約為三千八百萬元,足以承擔部份甚至所有行政費用。
其實減少廢物委員會早於今年四月已經開始討論有關的立法構思,半年後的今日卻仍是原地踏步。政府和飲品生產商都表現不積極。
環保組織地球之友環境事務經理何建宗說,該會早前曾接觸本港最大蒸餾水生產商屈臣氏,建議該公司試行膠樽回收,例如以派發優惠券形式吸引消費者退回空樽,但對方未有積極回應。
地球之友曾委託中大亞太研究所進行問卷調查,對上述回樽制度建議,六成七受訪者表示支持或非常支持按樽制度,表示不支持或完全不支持的近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