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有基督信仰,由立國開始就已經是,一個「替天行道」(ManifestDestiny)的觀念,除了是擴展霸權的藉口,往深一層看,就充滿宗教色彩。不過,美國政教分離的原則,明明白白寫在憲法上,偏偏到了今天,美國喬治布殊政府在口裏高喊不要伊拉克建立回教神權,以及積極要推波助瀾要顛覆伊朗什葉派神權的時候,卻隱隱然充滿神權意味。
喬治布殊政府有神權色彩,只因總統喬治布殊深信上帝。上周,他到達拉斯一個基督青年中心演說,作出個人的播道,坦言他能浪子回頭,從年輕時酗酒,變成每天跑步健康地生活,全賴心靈改變,而讓他心靈改變,就全憑神的感召。
喬治布殊年少輕狂的故事,多得不勝枚舉。像有一回,他跟着總統父親老布殊在晚宴中會見英女皇,他的自我介紹竟然是這樣的:我是布殊家族裏的黑羊(blacksheep),你家裏哪個人是黑羊?這句話,當然反映了喬治布殊從來口不擇言的性格,但他也直率說明自己不是乖兒子。
蒙主感召,喬治布殊至今深信上帝。本來有宗教信仰是個人的事,不過最近一部由基督作家StephenMansfield寫下的《TheFaithofGeorgeW.Bush》指出,他信仰之深,甚至令他私下對人說:「我覺得是神要我競選總統。」這句話,就給英國傳媒做了幾天文章,《衞報》的報道更大字標題說:「布殊說是上帝選上他領導國家。」
美國總統多有宗教信仰,像老布殊決定打九一年波斯灣戰爭時,就找來佈道家葛培理到白宮,一起祈禱,希望從上帝那裏得到指示。但就算這樣,如喬治布殊說是神選他而非選民選他,卻很罕有。這句話是太神化,但在這種神化理念下,他從打仗到世界觀都沾上宗教色彩:打伊拉克,是要打倒邪惡;兩伊、北韓等都是邪惡軸心國。
單元觀念出發,當然最易做決定;可是,國際政治從不是以二分法作標準。當美國祭起他的神號,回教世界同樣有權利。喬治布殊外交政策的最危險處,正在於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