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幾天都有好些政治頭面人物及行政會議成員站出來為平機會主席王見秋先生辯護,又或是為王見秋先生所引發的爭議降溫。只可惜他們提出的並不是甚麼有力的論據,而是指摘及批評王先生的團體及人士把事件政治化,是要藉事件抹黑委任王先生的特首董建華先生。我們認為這樣的解釋除了顯示辯護者詞窮理屈、除了顯示辯護者毫無確當程序的觀念外,根本沒有甚麼實質的效果、根本不可能挽回市民對王先生的信心。
首先請這些「辯護者」如鄔維庸先生之流看清楚,帶頭把事件政治化的不是別人,而是王見秋先生自己。就在無理解僱的爭議剛開始的時候、就在公眾仍在了解事件的真相及不同看法的時候,王先生便已在接受個別傳媒訪問時公開表示,余仲賢先生的投訴及批評並不是衝着他而來,而是衝着特首而來,而是另一次倒董行動。也就是說,當余先生及其他團體仍把爭議當作無理解僱事件處理、當作勞資關係問題處理時,王先生早已把它上綱上線為政治問題、為倒董問題。究竟誰在把事件政治化不是清楚得很嗎?
而且,王先生把無理解僱下屬的事件「升格」為政治問題、「升格」為倒董問題實在太抬舉自己了。可不是麼?平機會主席薪酬雖然高(王先生雙重支薪後薪酬更高了),但權力不算大,更不是特區政府的核心人物,即使王先生表現欠佳又或是出了甚麼問題,對特首及特區政府的影響也不大,王先生認為人家批評他就是針對特首、就是要倒董不是有點自我膨脹、不是高估了他自己及平機會主席這個職位的重要性及影響力嗎?
特首委任的平機會主席處事不當或濫權無疑反映了董先生用人不當。可是知人不明、用人不當不正正是董先生過去六年管治的「標記」、不正正是董先生過去六年來不斷重犯的錯誤嗎?即使再加上一個王見秋,也不過進一步加深公眾在這方面的印象及感覺而已,對董先生自己極度低落的民望及公信力根本不會有甚麼大影響。現在王先生居然把自己的任命跟董先生的政治前途連在一起,不是在自高身價嗎?
王見秋先生無理解僱候任平機會行動科總監余仲賢先生的事件涉及的是「人治還是法治」的問題,是需要遵循確當程序的問題,是「如何防止濫權」的問題。另一方面,王見秋先生涉嫌在出任法官期間收受利益的事件涉及的是公職人員的操守問題、是法官的誠信問題、是司法體系的廉潔公正問題。像這些問題,公眾不僅有權要求王先生交代、不僅有權要求政府及有關機構公開更多資料,更有權對事件提出質疑及批評,這可不是甚麼政治化不政治化的問題。若果有一天香港市民對破壞確當程序、對濫權、對誠信問題不聞不問、不提出質疑,那才是最大的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