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味,每逢冬天都是時令菜,中國人認為是進補之物。但自從沙士一役後,香港人聞之色變,甚麼果子狸、蛇羹、山瑞全部被人打入冷宮。其實,也不用這麼擔心,不吃中式,大可改吃歐陸式,今時今日很多歐洲國家都有農場飼養黃麖、兔仔等野味提供給愛吃肉類的人食用,今個冬天一樣可以安心地大快朵頤。
記者:馬靜兒 攝影:伍慶泉
今次試食歐陸野味的Josephine,弱質纖纖,典型辦公室OL。她跟其他香港家庭一樣,屋企的老人家冬天喜歡吃野味補身。她自小就經常陪家人吃蛇宴,甚麼太史五蛇羹、椒鹽蛇碌、酥炸蛇丸、淮杞燉山瑞都是吃慣的滋補菜。蛇宴看不出蛇的本來模樣,Josephine每次都吃得津津有味,直至沙士之後,才驚覺食入口的野味不知從何而來。為了吃得安心,所以今個秋冬決定改食由法國農場飼養的野味。
Josephine首先聲明,外貌可怕的她絕不吃。果子狸、山貓樣子可愛,真的很難想像可以吃下肚。「曾經有朋友說在太平洋小島吃過蝙蝠湯,想不到有人真的甚麼也敢放入口中。」放心!歐洲人冬天都喜歡食野味,因為以前冬天是歐洲人狩獵的季節,打回來的獵物自然就成為桌上佳餚。歐陸野味通常都是黃麖、兔肉、山雞、野鴨等,外貌跟我們平常吃的雞雞鴨鴨差不多,較中式野味的果子狸、飛天鼠比較,沒有那麼驚嚇。而且貨源來自法國的農場,是屬於飼養的動物,並非野生。屠宰後立即以冰鮮方法貯存,肉質較新鮮貨相差不太遠。
在Josephine這個OL眼中,野味首先不能給人驚嚇的感覺,西式野味賣相和食味完全滿足她的要求。她說:「西式野味煮出來,賣相似牛扒和食慣的雞肉,比較容易接受。就如女仔買衫一樣,就算潮流興六十年代Look都要稍作配搭,看上去才會順眼嘛!」
野味FansJosephine
食野味年資:7-8年
曾吃過的野味:蛇、山瑞、野鴨
最新動向:沙士後決定改吃歐陸野味。
歐陸野味的菜式無論是肉質或醬汁味道都比較濃烈,吃時最好配以丹寧酸較重、厚身及味道濃郁的紅酒。這樣酒和菜餚都不會蓋過對方的味道,更能將味覺享受提升。
吃主菜前先來一客野味清湯,把原隻鵪鶉燒熟後起肉,加入野菌、香草、露絲瑪莉、黑椒、香葉及蛋白同炒,熬三小時成為清湯。
德國盛產莓類,跟野味中的黃麖是很好的配搭。來自法國的黃麖扒肉味較濃,以橙汁、小紅莓汁和紅酒醃兩日後煎熟。再用麵粉、雞蛋搓成小粉糰,先烚後炒,做成德國式的麵筋,加上燴腍的紅椰菜,味道酸酸甜甜。
兔肉食味有點似雞肉,但一般只煮至四成熟,廚師以鴨肝烹調醬汁,增加了兔肉的惹味。底層的薯茸加入法國的芥辣,入口帶點微微的芥辣香味,加上頂層的煎鴨肝和蘋果,多種不同的味道特別吸引。
以牛油煎香珍珠雞,再加一塊巴拿馬火腿,使本來肉質較乾的珍珠雞肉吸收油份。用白菌汁加德國盛產的黑菌煮傳統意大利飯。珍珠雞和意大利飯中間用泰國的蘆笋分開,一道菜用上三個國家的材料,認真Fusion。
將山雞雞胸肉燒熟,再將紅椰菜煮腍,燒薯仔以提子同煮,增加甜酸味道。把煮熟的合桃肉攪碎成汁。山雞味道較一般雞濃郁,加上合桃做的醬汁,入口豐腴。
(a)林柏軒
地址:尖沙嘴廣東道13號海港城大堂下層
電話:21137925
供應時間:6:30pm-11:00pm(3/11-30/11)
(b)DelicatessenCorner
地址:尖沙嘴彌敦道50號金域假日酒店地庫一樓
電話:23151020
供應時間:11:00am-11:00pm(即日至3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