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平等機會委員會主席王見秋解僱候任行動科總監以及被指收受商人機票事件引發的不滿之聲,已由政黨及基層團體,蔓延至商界。立法會銀行界代表、東亞銀行主席李國寶直言已向「特首的好朋友」反映要王下台,他表明若王見秋不願辭職,自然會有人出手迫他下台;而大律師公會主席陳景生及前主席梁家傑均認為,王見秋的言行已影響司法機構及平機會形象及公信力,王有需要向公眾澄清。
記者:莫劍弦 劉碧思 謝明明
李國寶昨日出席一項酒會後表示,昨日與董建華會面反映銀行界對施政報告的期望時,他曾提及王見秋事件。李國寶認為王見秋事件已影響香港司法形象,並且影響外商來港投資信心:「我諗形象唔係好囉,個人都未上工你就炒咗佢咯,點樣係叫做fair(公平),你都唔畀個opportunity(機會)呢條友。」
李國寶又說,他向特首一個好朋友表達要王辭職想法:「我冇同董生建議,但我話咗董生一個好好朋友知我嘅諗法。」他認在目前情況下,王應自行請辭以平息事件:「如果佢係我好好朋友,我叫佢最緊要自己resign(辭職)。」若王不肯呈辭,李坦言「我諗政府、呢個society(社會)會迫佢(辭職)」。
接近司法機構消息人士透露,首席大法官李國能對王見秋向傳媒「自爆」曾收受別人贈送機票相當不滿,認為已經損害了司法機構在公眾心中公正形象。消息人士指出,王見秋身為上訴庭法官,應該明白法官必須避免任可能被人懷疑的利益衝突,但他卻一直未有向司法機構申報,甚至到現在仍不覺事件有任何問題,只會令公眾及外界質疑法官的獨立及公正,破壞香港法官一直建立不偏不倚、公正嚴明形象。
大律師公會主席陳景生也認同法官公正形象已受今次事件損害,他認為王見秋任職法官期間收受禮物,對司法機構的形象已造成了間接的影響,司法機構在公眾心中的公正嚴明形象,對維持香港法治及司法獨立是相當重要的。至於王見秋在事件調查期間,是否需要暫停平機會主席的職務,陳景生認為要由王見秋自行決定。
大律師公會前主席梁家傑則認為,王見秋事件同時影響了平機會和司法機構的公信力。他指該兩個機構一直在公眾眼中享有極高信任,特別是平機會的公信力「無可置疑」已受損,因平機會主席本身的人格和公信力非常受關注,而基於平機會處理的歧視個案多發生於僱用環境,因此若連主席王見秋在是否尊重僱用合約方面也為人垢病,將對平機會公信力造成很大影響。
至於形勢是否已由「倒王」變成「倒董」,梁家傑指若王見秋的任命出現根本性問題,則委任他的特首董建華也「難辭其咎」,而王見秋也有責任公開澄清傳聞,為兩個機構挽回聲譽。
立法會議員李卓人認為王身為平機會主席,卻帶頭「歧視」胡紅玉請的余仲賢,根本沒資格做主席,他說董特首應盡快要求王見秋自動請辭,希望把事件對特首和特區政府的損害減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