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學堂:抽水頻繁有何啟示?

投資學堂:抽水頻繁有何啟示?

港股昨日持續反覆,開市不久,恒指一度跌破12000水平,隨後跌幅收窄,全日大部份時間皆在12000水平掙扎,直至3時半後才逐步反彈。整體上,大市明顯升勢乏力,恒指14天RSI亦似無力再上,處於略低水平,宜提防後市再度失守12000水平。
繼本月初思捷環球(330)、恒基地產(012)及大酒店(045)等相繼批股集資後,前日新世界發展(017)及利豐(494)亦宣布批股,本月可謂上市公司抽水月。暫時,除信置(083)外,以負債水平來看,鷹君(041)可能是另一個批股的目標。
若上市公司不斷從股市中抽水,最終會令股市升浪完結。相信不少朋友皆想知道,港股究竟可承受多少批股金額?近日是否已屆集資危險水平?翻查港股過去多年資料,察覺由80年至今,假若上市公司全年的集資金額總數,少於港股總市值的4%,則股市仍屬安全水平。
從港交所公布的港股數據顯示,香港股市在9月的總市值為47084億港元,故總市值的4%便是1883億餘港元。以近期的集資金額來看,仍距這4%安全水平很遠,應該問題不大。可是讀者不要忘記,這4%總市值的集資金額不僅是指批股集資,亦包括新股上市集資金額總數,故大家不要忽略那些大型公司上市集資總數。

股價飛升誘發集資
上市公司批股集資,皆有其各自不同的原因,有些可能用以減債,有些可能用以擴展公司業務,有些則可能是主要股東套現等。可是,當多間上市公司紛紛進行集資行動,則動機頗為明顯,粗略計算,單在10月便已有18間上市公司先後批股或股東減持,雖然這可能是投資銀行四處游說找生意所致,但背後真正動力,是股價已升至頗吸引水平,促使他們集資。
早前恒地以每股32.45元批股,較其資產值折讓12%。相對上,這次新世界以每股5元批股,據市場估計,新世界每股的資產值約為10元,批股價較其資產值折讓高達50%,可謂一頗大折讓。
新世界的業績報告中顯示,其借貸總額大約為300多億港元,負債比率高逾60%,乃大型地產股中負債較重的一間。這次集資所得的12.5億元,相信將用以償還部份債務,但與其負債300億相比,這區區12億元幫助實在不大。同時,由於批股價較其資產值折讓太大,這將拖低其每股資產值約達10%。
最後一提,已報名參加明日由香港投資者學會舉辦之金融課程及投資講座的朋友,請準時出席,同時尚有小量名額,有興趣者可致電23928466留位。
譚紹興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