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歲的明仔自幼失父愛,因為家境清貧,從未真正擁有過一件屬於自己的玩具;九歲的欣欣生於赤貧家庭,餐搵餐食的雙親連購買一個新書包給她的能力也沒有。蘋果日報慈善基金透過「童夢成真」行動,達成兩個孩子的心願。
當明仔看見記者帶來的一大盒玩具車,開心得兩眼發光,並急不及待即時拆開包裝盒細心欣賞。「啲車仔好靚呀,呢啲係乜嘢嚟㗎?停車場?姐姐,你可唔可以陪我一齊玩,教我點砌呀!」
在內地出生的明仔,一歲多的時候,父母便因感情破裂而離婚,他自此隨母親李女士生活,其後她隻身來港謀生,明仔就交由親戚照顧,直至今年二月,明仔獲發單程證來港,兩母子才得以重聚。
三十六歲的李女士本任職安老院,可惜自年初失業以後,一直找不到新工作,母子惟有暫時靠綜援金生活。「因為囝囝未喺香港住夠一年,所以𠵱家社署只係批咗一份綜援畀我哋,扣咗租之後,實際上每個月我兩母子得一千六百蚊生活費,伙食都要好慳好慳,根本冇可能買玩具畀囝囝。」
事實上,正念幼稚園低班的明仔,自出娘胎以來,未曾擁有過一件玩具,他平日所玩的,也僅是媽媽利用廢紙摺成的紙飛機,故此,當他收到蘋果日報慈善基金「童夢成真」行動送贈的玩具車時,簡直如獲至寶。「我好鍾意呢份禮物,多謝各位哥哥姐姐!」明仔乖巧地說。
另一位學童欣欣則在「童夢成真」的許願表格上寫上:「我想有一個書包。」
別的孩子每個新學年都可能會換上一個新書包,但就讀小學三年級的欣欣,就只有羨慕的份兒。「今年好多同學都有新書包用,不過我就冇。」欣欣扁着嘴說。
欣欣生於草根階層,父親本在貨倉工作,奈何近月失業,目前只靠任職清潔工人的母親維持生計,經濟拮据。「𠵱家咁嘅年紀先嚟失業,真係好難搵嘢做,暫時都係靠早排攞番嗰些少公積金同我老婆四千蚊糧撐住先,都唔知捱得幾耐!」欣欣年近五旬的父親歎道。
由於家庭環境欠佳,欣欣於是靜悄悄在「童夢成真」的許願表格上寫上心願,並寄給蘋果基金。
記者日前便帶同一個新的卡通書包探訪欣欣,欣欣歡天喜地說:「個書包好大、好靚呀,我聽日就即刻用!」
為了達成貧家兒童有意義的夢想,蘋果日報慈善基金特設立「童夢成真」專戶,善長慷慨的捐輸,可讓更多小朋友受惠。
「童夢成真」專戶捐款編號:C0121
暖流熱線
電話:29908688
傳真:23702192
電郵:
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