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念換證奇事「無指模」考起入境處<br>智能身份證之父光榮退休

難念換證奇事「無指模」考起入境處
智能身份證之父光榮退休

【本報訊】由最初連智能卡也不知是甚麼,到眼見六百萬人開始全民換領智能身份證,一手籌劃整個計劃的入境處副處長黃達甫語帶自豪地說:「好開心,起碼十年內見到你哋揸住呢張嘢。」今日是他在入境處上班的最後一天,回想籌備智能身份證期間擔心得經常失眠,到現在一切順利,他「覺得完成好大嘅使命」。 記者:陳沛敏

黃達甫三年多前獲當時處長李少光委派他籌劃智能身份證計劃,堪稱「智能身份證之父」,離別入境處前夕,話題離不開這個他一手湊大的「BB」。他指出,至上星期共有三十四萬六千多人已領取智能身份證,包括十六萬八千多名六八及六九年出生的人士,估計該組別仍有十多萬人仍未換證。

遲換證罰款五千
他呼籲市民,不要積聚在十一月十五日限期前幾天才換證,根據《人事登記條例》,在限期後換證而又無合理解釋者,最高可被罰款五千元。
入境處曾遇到一些有趣的特殊換證個案,例如一名市民可能因指紋的坑紋過淺或其他問題,幾經嘗試指模閱讀器都無法記錄其指模,入境處最後惟有在檔案中註明無指模紀錄,成為至今唯一無指模數據的換證個案。另一名市民可能因輪廓「較為特別」,拍攝照片時一直效果不佳,結果要入境處職員要協助「打燈」,才完成拍照工作。
黃達甫說,現在全球的趨勢是在護照中加入生物特徵,例如美國已有此要求,並植入米般大小的晶片。他個人預計,入境處會在四、五年間推出下一代加入生物特徵的特區護照。
任職政府三十六年的黃達甫在回歸前,曾在中英聯合聯絡小組專家小組擔任保安局前局長葉劉淑儀的副手,參與商討居留權、特區護照等敏感議題,當時壓力很大,但他直言不及籌備智能身份證計劃的壓力大,因這是全球最大規模的換證工作,其間他經常失眠,擔心「衰收尾」,計劃開始的最初幾天又發生電腦故障,令他一度情緒低落,現在一切順利,他說:「做嗰時辛苦到死,現在睇番好值得,覺得完成好大嘅使命,好多謝李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