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想到一個好題目,在頭腦裏起承轉合,作了一篇文,暗想:「睡醒了,把頭腦裏的東西『提』出來,鍵入電腦就行。」
翌日,電腦接上電源,正常運作,但頭腦呢?那一篇「想」好了的文章,擱到哪去了?忘了「貯存」?跟其他記憶一起堆在「控制台」的暗隅?死線當前,該用甚麼樣的程式,輸入甚麼樣的「提示」可以「抽取」,或者「喚醒」那不肯浮現的內容?
電腦,到底有編定的程序可以搜尋失去了的畫面;但人腦,沒有。文字、畫面,甚至情懷,可能在三天之後,或者三年之後,在走路的時候,熟睡的時候,忽然重現。「噢,終於想起來了!」對人,我們就常有這樣的感覺:這個人很眼熟,可是,在哪裏見過?是不是真的「曾經」見過?人腦,在記憶這回事上,就沒有電腦的詳實和精確;對貯存了的人和事,就沒有電腦的易於提取。
一見鍾情,兩個人為了讓這段情有點戲劇性,有點依據,有點想像的空間,總會說出這樣的對白:「我和你,一定是前生就見過了,而且愛過了。」鄙陋的,還會添條蛇足:「不僅愛過了,還睡過了,舔過了,啜過了……」真有這回事?不能證實;記憶是騙人的,尤其「前生的記憶」;可能,這個亂說話的惡男,只是在今生的花街和前世的柳巷裏見過像你的「你」;而「你」,當年是賣春的。
人,年紀大了,記憶就豐富了;然後,慢慢的,又模糊了,暗淡了,消失了;記憶的消減,就像一株玫瑰不住乾枯,是一個死亡的過程;累積,然後消減,那就是人的一生。我們不能把離合和悲歡都貯存在磁盤裏,分類,再分類,再存進容量更大的磁盤;人,其實沒有電腦的優勢。昨夜,我究竟想到一個甚麼樣的好題目呢?想不起來。想不起來也好,反正那遺忘了的「題目」,不見得比「失憶」這個題目,更教人唏噓和動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