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的電子商貿不算發達,除因為地理環境狹小、出外購物方便外,更重要是消費者對網上購物的保安問題仍然存在顧慮。但業內人士指出,網上詐騙案的主要成因,並非源自網上資料被盜取,反而是信用卡在日常生活中失竊,然後被用作網上購物。
電訊盈科(008)旗下安聯網絡亞洲銷售總監劉全裕指出,去年全球網上購物詐騙比率為2.1%,涉及金額8.58億美元,遠高於傳統購物0.07%的詐騙率。
然而,網上詐騙的主要原因,並非網上資料被盜取,而是受害者的信用卡在日常生活中被盜用,佔整體網上詐騙48%;其次是身份被盜用,佔15%;複製卡佔14%;假卡佔12%;肇因於網上遭攔截騙取資料反而最少;只佔6%。
要減低網上詐騙機會,他建議網上商店留意以下網上購物行為特點,包括:首次光顧的顧客、大金額之網上交易、要求急速付貨的定單、要求貨物付運海外、來自免費電郵服務的互聯網地址、多張信用卡使用同一電郵地址,及短時間以同一張信用卡進行多項網上交易等。
對於本地消費者仍未習慣網上購物,他引述調查顯示,主因對網上使用信用卡仍有顧慮(79%),其次是擔憂在網上披露個人資料(77%),對網上商戶不信任(48%),及不滿繁複的網上訂購程序(21%)等。
此外,香港地理因素亦令電貿未能普及。不過,資訊科技署署長黃志光透露,香港郵政核證中心與廣東省電子商務認證中心可望於今年底,完成兩地電子證書互相確認的法律程序,屆時可促進兩地透過電子商貿進行交易,由於兩地幅員廣闊,可讓電子商務發揮更大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