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市專家手記:<br>新屋動工量短期經濟寒暑表

美市專家手記:
新屋動工量短期經濟寒暑表

房屋是生活必需品,亦是一般市民的耐用消費品之一。由於購買房屋涉及龐大金額,所以市民如對經濟前景悲觀、對現時工作缺乏安全感的話,絕對不會輕率作出購買房屋的決定。因此,買屋的人增加,便顯示國民對經濟前景樂觀、對未來賺錢能力有信心、工作相對穩定,以及可用收入增加。此所以兩項樓市指標─新屋動工量(HousingStarts)及建築許可證申請數目(BuildingPermits)被視為預測美國短期經濟狀況的重要數據。

新屋動工量(HousingStarts)是指已經開始興建的新屋數量,亦是衡量建築業狀況的指標。新屋動工量由美國商務部統計局編製,通常於每月的16號公布。
根據兩星期前公布的數據,九月份的新屋動工量為188.8萬間,較八月份上升3.4%,較市場原先預期為佳,更創下今年以來第二高位,顯示出美國國民對樓市有信心。

反映經濟領先指標
新屋動工量亦作為反映經濟的領先指標。消費者如擔心未來六個月的工作情況變壞,或擔心利率變動影響其償債能力,自然會延遲買屋大計;反之,若對美國前景樂觀,自然有信心買屋。假如新屋動工量持續上揚,便可以初步反映經濟有所改善。事實上,美國新屋動工量已連續多月報升,正好反映美國經濟正在好轉;相反,要是新屋動工量持續多月報跌,則顯示當地經濟可能步向衰退。基於這個原因,美國會議局(ConferenceBoard)亦將新屋動工量列作領先經濟指標。
在美國,房屋大致分為兩類,就是單一家庭房屋及多家庭式房屋如公寓式住宅。在計算新屋動工量時,單一家庭房屋每戶的基數是1;一棟共有100戶的公寓,其基數則為100。然而,流動房屋(mobilehomes)、宿舍及酒店的興建數目則不會計算在內。
有別於本港住宅以高層大廈為主,美國不少住宅均屬單一家庭房屋。即使市民已購入土地,仍須向美國政府申領建築許可證(BuildingPermits)方可動工,而建屋計劃通常會在獲發該許可證後數月內落實執行。因此,建築許可證申請數目可說是預示未來數月新屋動工量的指標。然而,值得一提的是,美國境內並非所有地區都需要申領建築許可證。此外,即使已申領建築許可證,很多時候亦不會如期落實建屋行動。

直接影響零售銷售
如同新屋動工量,建築許可證申請數目同樣由美國商務部統計局編製,上月數字通常於每月的16號公布。根據兩星期前公布的數據,九月份的建築許可證申請下跌2.2%,經季節性調整後只有186萬間,仍較市場預期為佳。
通常新屋動工量上升的同時,不少透視消費狀況的經濟數據亦有類似走向,原因是在樓市暢旺的推動下,不僅裝修物料的需求增加,連帶家具、電器及不少日用品的需求亦會相應提高,令零售數據報升。然而有些時候,新屋動工量未必會與其他經濟數據同步,例如消費者信心指數持續下跌,反映消費者對美國經濟前景缺乏信心,但新屋動工量卻可能逐漸上升。出現這種反向走勢,也許是美國政府為了鼓勵消費而連番減息,令樓宇按揭利率屢創新低,促使消費者決定購買或興建房屋。
如要查看美國商務部最新公布的新屋動工量及建築許可證申請數目,請瀏覽 http://www.census.gov 。投資者亦可查看其他主要財經網站如Yahoo!Finance 及CNNMoney.com 。
嘉信理財香港有限公司

(以上資料僅為假設,過往表現並不代表將來表現。本文僅屬一般資料,並不構成任何推薦及法律、稅務及投資意見。有關個人之情況,閣下應諮詢閣下之律師、會計師、財務或稅務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