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錦濤前日結束上任以來的第二次外訪,悄沒無聲的返抵北京。與此成強烈對比的是,胡錦濤此行的個人成果豐碩,不但是他登上世界政治舞台的起點,亦可視作西方主流社會接納胡錦濤的第一步,令他進一步鞏固黨內地位,其重要性絕不下於剛結束的中共第十六屆三中全會。
胡錦濤此行最重要的成果,就是走進了西方社會重要成員的澳洲國會,並在此發表了四十五分鐘的演說。無論胡錦濤的演講能否打動澳洲的國會議員,演詞是否了無新意,只要他站上澳洲國會議長身旁的講台,已是了不起的成就,因為能夠到西方國家國會發表演說的共產黨人是絕無僅有的。
在西方國家,國會是民意匯聚之地,代表社會的主流意見和思想,能夠在西方國家的國會演講,多是支持民主、人權等價值的政治人物。可以說,西方議會對共產黨人是最排斥的。可是,胡錦濤不但是英女皇伊利沙伯二世及美國總統布殊後,第三位在澳洲國會發表演說的外國元首,更是第一個在西方議會發表演說的中共領導人。
胡錦濤走進澳洲國會那刻,向外界傳遞了這樣的信息:西方主流社會已放開胸懷,擁抱這位中共領導人,也象徵着中共的政治人物正走向西方社會。顯然,澳洲當局給予胡錦濤超高規格的禮遇。
為甚麼澳洲要如此禮待胡錦濤呢?當然,這跟中國在未來二十五年向澳洲購買三百億美元的天然氣有關,也與澳洲商界極欲爭取北京奧運會的工程合約脫不了關係。可是,巨額經濟利益還不足以說服澳洲人讓中共領袖走進神聖的國會議事堂。
即使要以超高規格接待胡錦濤來換取經濟利益,澳洲用不著連國會也「出賣」了。事實上,西方國家過去亦以其他的「超高規格」方式接待中共領導人,換取經貿利益。
除經濟利益,相信澳洲國會亦以為,胡錦濤是切切實實的改革派,他將在中國推行政治改革,讓中國走向多元和民主。這是西方社會對胡錦濤的期許,因而願意在胡錦濤身上作超前的政治投資。
胡錦濤這次外訪有此成績,將進一步增加黨內幹部、元老對他的信心,要求江澤民全面交班的呼聲相信很快就會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