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讀生獲生活費度難關

苦讀生獲生活費度難關

黃家縱然沒有寬裕的經濟環境,然而四名子女學業成績俱佳,當中二十一歲的長女阿芝更成功跨進大專學府的門檻,現時就讀中文系三年級。由於阿芝已取得政府學費資助,因此不獲社署發放綜援金。阿芝一直靠在課餘任職補習教師應付就學開支,可是今個學年她失掉兼職,無力應付眼前沒錢上學的困境。

患有精神抑鬱的黃太眼見愛女陷進沒錢上學的困境,急如熱鍋上的螞蟻,致電本報求助,蘋果日報慈善基金即時撥款援手。
外表溫文的阿芝一臉書卷氣,「其實自己對中文唔係特別有好大嘅興趣,只不過由細到大中文科成績最好,所以預科畢業之後就揀咗呢科,𠵱家壓力都幾大,因為同學啲質素都幾高。」阿芝說。

失兼職感彷徨
阿芝在家排行第一,尚有兩妹一弟,分別就讀中五至中七。六十四歲父親原職酒樓侍應,五十歲的母親則因體弱多病無法工作,因此一家六口的生活主要依靠黃父一份微薄收入及領取低收入綜援金維持。
四年前黃父退休後,拿了數萬元退休金,一度停領綜援金,直至耗盡積蓄才再申領綜援,現時每月約有七千元。由於阿芝申請學生資助辦事處之本地專上學生資助計劃(Grant&Loan),獲得全數學費資助,因此不合資格申領綜援金應付生活開支。
阿芝坦言明白屋企經濟緊絀,因此從來沒有「攤大手板」問父母拿取零用錢,惟有用課餘時間替一名小學生補習,每月賺取千多元應付自己上學車資、午膳及購買參考書等開支,頗覺吃力。然而,學生家長於月前通知她不用再為孩子補習,遂令阿芝大失預算。
「𠵱家我每日返學車費連飯錢最少都要五十蚊;另外,今年嘅參考書都係靠我以前儲落嘅錢去買,有啲貴嘅冇買,就問同學或者老師借嚟影印。」阿芝說。
幸而這些困難並沒影響阿芝拿取學位的決心,對上一次考試,阿芝的平均分高達三分以上(滿分為四分)。眼見愛女勤奮苦讀,黃太欣慰之餘,亦為無法幫上女兒一把而感到內疚。

母親體弱多病
「𠵱家我要嚴啲控制開支,買餸亦要等到夜晚街市就嚟收檔,去揀啲平餸買,根本負擔唔到大女嘅返學開支。」黃太歎道。五十歲的她患有精神抑鬱、膽石、甲狀腺良性瘤及右耳失聰等病。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有見阿芝的困難,即時撥款五千元予她應付短期就學開支。
捐款編號:C1160

暖流熱線
電話:29908688
傳真:23702192
電郵:[email protected]
網址: http://www.charity.atnex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