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舊」的新Boots - 李碧華

「做舊」的新Boots - 李碧華

即使到了深秋,天仍不算涼,市面上的Boots早已上場。
潮流是長長短短各種款式質地的靴
——當然,一對好的勝過十對次貨。貴的穿在腳上,「自我感覺良好」。耐用是其次,重要是每踏出一步,自己漂亮點開心點,昂視闊步,值回票價。
皮分軟硬,漆皮光,麖皮啞。延伸過膝的靴,先決條件是一雙修長玉腿,而不是鈔票。一回見普普通通的主人普普通通的腿,再有型的靴,她承受不起。是靴穿人,不是人穿靴。
有些靴,故意「做舊」。

做舊是一種藝術加工。例如擦色、裂紋、磨皮。好好一雙出廠新靴,非要把它弄得滄桑,把新澀去掉,把工整送走。
對付名牌貴貨的手段,是「不當一回事」,才臻至高境界。
有甚麼了不起?我穿得很隨便,不在乎它破損殘舊──因為在人家還沒開始的時候,我已經習以為常。而且,舒服才是目的。
一切皮貨,有點「歲月痕跡」,方閃出含蓄的光輝,散發你把它征服的魅力。太新了,太小心翼翼,顯得鄉氣,戰兢。所以「做舊」是人為的瀟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