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置業國際表示,受沙士影響,今年首3季港人購買內地物業數量較去年減少13%,但踏入第3季交投已迅速回復正常水平,尤以深圳市道復甦最快,不少港人圖大手購買深圳物業作長線投資,為近年罕見現象,過去兩月已錄得6宗成交。
置業國際集團主席蔡涯棉表示,投資者普遍看好深圳樓市,認為CEPA簽訂後,更多香港及外資公司到深圳投資,對住宅需求大增,租務市場不愁客源。該行近期接獲47個相關查詢,已落實購買的6宗,買入單位數量由3至22個不等,涉資300萬至800萬元(人民幣.下同)。買家包括在當地設廠的商人,單位一方面作員工宿舍,同時可作長線收租之用,預期回報率達6至8厘。
此外,再有7、8名準買家現正洽購,其中一港資公司擬購買福田金怡華庭200個單位,涉資高達1.1億元,發展商初步為此預留第3座全幢。據悉,該買家看好物業提供400餘方呎細單位,容易出租,回報率料達8至10厘。其餘洽購金額,由1300萬至2500萬元不等。
置業國際預期,港人購買內地物業,單位數目在第3、4季可望全面復甦,追回沙士期間跌幅,料全年可達2萬個,成交金額108億元,數字與去年相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