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結就是力量

團結就是力量

中學生聯盟 伍展邦

我讀的是一所男女校,在低年級選班會主席的時候,男生和女生總會分成兩派,各自推舉一個候選人來應戰。男生通常會把票都投給男的候選人,同樣女生亦只會支持女的那一位。因此,勝負的關鍵往往在於班上男生數目多一點還是女生數目多一點。
中一的時候,我們班上有好幾個男生都覬覦班會主席的職位。結果四位候選人中,男生佔了三名,而女生候選人只得一個。
三位男候選人的政綱無甚分別,都是以球類比賽、電子遊戲機比賽等活動作招徠,但那位女候選人卻無任何政綱可言。結果,在投票的時候男生的票數分散在三個男候選人身上,而女生卻一致地把票投給那位毫不起眼的女候選人。最後,那些男生夢寐以求的球類比賽、「打機」比賽便隨着三位男候選人的落選而成了一場空。

理念相似分薄票源
一眾男生在事後議論紛紛,作「賽後檢討」。終於,我們悟出一個道理:若果男生有多過一個候選人,便會把男生方面的票源分散,結果就會敗給有全體女生支持的女候選人,而男生的「打機」比賽也會成泡影。「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在三日後的班長選舉中,男生們有備而戰地先推舉出一個公認的候選人,然後全體男生都把票投給他。因着男生人數上佔了稍微優勢,那位男候選人成功當上班長,「打機」比賽也捲土重來。
近日,當我到處閒逛的時候,看見同一個選區中豎着三塊不同的宣傳板:一塊是民建聯候選人的,另外兩塊則是民主派候選人的。
我不禁想起中一班會主席選舉的同一狀況:兩個理念相似、票源相同的民主派人士在同一選區出選,只會互相分薄票源,而民建聯的「漁人」在這種情況下當選機會將會大增。民建聯所得的「利」不止於此,在其他選區,有十多個民建聯的候選人因為無對手而自動當選。
民主派一方面大聲疾呼要「踢走保皇黨」,不可讓保皇黨自動當選,另一方面卻「自己人打自己人」。這不禁令人想起一首童謠:一枝竹仔會易折彎,幾枝竹一紮斷折難。要「踢走」女生,先請男生們團結一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