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慾望是無窮的,所以要滿足所有個人慾望,基本上是沒有可能。因此,怎樣用有限的財務資源去滿足無窮的消費慾望,便成為了一門學問。
上日提及,財務策劃是評估個人財務需求與收入的綜合過程,因此在進行有效的財務策劃之時,必須先了解個人的財務需要。
附圖顯示了個人的財務需求狀況。圖中的金字塔形狀,就是一般人對於財務資源的需求。在金字塔的最下層就是最基本的消費水平,包括個人的日常開支,例如交通費、住宿費、食物、衣服鞋襪、娛樂開支、進修費用等。而因為個人的消費可多可少,因此可把消費又分為兩個部份──理想消費和不必要消費(過度消費)。
例如在交通費方面,最便宜是乘搭公共交通工具。但有些人的工作是有需要駕車的,那麼駕車所牽涉的開支,便屬於必要的消費。但因要駕車上班而要買入高價汽車來代步,這些消費便屬於不必要的消費,甚至可算是炫耀性消費。如果想把多些財務資源留給日後使用,以達致自己所訂下的目標,當然最好把不必要消費的部份盡量壓縮、甚至刪除這部份的消費,再把剩餘下來的財務資源盡量用來滿足其他的財務要求。
麥萃才
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