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高行健榮獲諾貝爾文學獎後,中國旅法作家兼電影人戴思傑,前日也榮獲法國文壇最高殊榮的「費米娜獎」。在法國居住了近二十年的戴思傑,所有作品均以法文寫成。
四十九歲的戴思傑,在法國電影界和文壇均很有名,曾執導三部法語電影,並經常參與電影劇本創作。二○○○年,戴思傑以大陸文革知青生活為背景,以法文創作的小說《巴爾扎克與中國小裁縫》出版不久,銷量已超過五十萬本,旋即被譯成多種文字,並在歐美大受歡迎。由小說改編的同名電影更獲得今年美國金球獎最佳外語片提名。
戴思傑最近寫成的新小說《狄先生的情結》(LeComplexedeDi),前日更獲得由「清一色」女性作家擔任評委的「費米娜獎」(PrixFemina)。該獎被視為法國文壇其中一項最高榮譽大獎,大陸作家賈平凹的《廢都》,九七年亦曾獲「費米娜獎」外國小說獎。
戴思傑的作品笑中有淚,同時又不落俗套,在《狄先生的情結》中,他就運用了心理學大師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來創作故事情節。其個人經歷亦充滿傳奇,文革時曾下鄉插隊落戶,七七年考入四川大學歷史系,八二年成為首批公派出國的研究生,到法國攻讀藝術,後轉修電影,畢業後進入法國電影界,成為少數華人導演之一。戴思傑在法國居住了近二十年,所持的還是中國護照,他曾說:「因為我不需要自問『我是誰?』,我就是在法國工作的一個中國人!」
年齡:49歲
籍貫:四川成都
學歷:四川大學歷史系、法國巴黎第一大學藝術學院、法國國立高等電影學院
執導電影:《牛棚》、《吞月亮的人》、《第十一子》、《巴爾扎克與中國小裁縫》
獲獎小說:《狄先生的情結》--03年法國最高文學獎「費米娜」獎
法新社/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