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機乘客自危 促增路障阻嚇<br>議員憂慮來港旅巴成車匪目標

司機乘客自危 促增路障阻嚇
議員憂慮來港旅巴成車匪目標

【本報訊】內地之「車匪」、「路霸」行劫手法竟然吹來香港,令不少乘客及司機感到害怕,人心惶惶。立法會保安事務委員會主席涂謹申昨稱,最擔心是下一輪目標並非普通的公共小巴或巴士,而是由內地來港旅行團之旅遊巴士,眾遊客身懷萬金及貴重物品,一旦被集體洗劫必損失慘重,屆時本港的聲譽將受損害,當局應及早防範。 記者:盧志光、羅振輝

涂謹申透露,小巴司機及十多名乘客遭集體打劫可說非常罕見,其他賊匪會繼續向存着弱點的車輛下手,其中一個是內地來港旅行團旅客所乘坐的旅遊巴士,他們不會如香港人般出街只帶小量現金或僅帶信用卡應用,內地遊客多帶備大量現金,又或購買名貴手表、金飾後隨身攜帶,這樣極有機會成為賊匪覬覦目標。

匪動輒出槍顯黑槍氾濫
涂謹申覺得歹徒連打劫小巴司機及乘客亦出動手槍,是黑槍氾濫的先兆,警方要加強對黑槍情報之收集予以及時打擊,但他對於有人建議警方多設路障以防範是不切實際,因車輛是流動的,小巴和巴士路線又很多,歹徒若要下手是有很多機會,最好是警方加強破案率,令歹徒知難而退。
北區區議員黃成智則說,集體劫案反映歹徒搵快錢的心態,亦反映警力不足的問題,他覺得警方多設路障有一定阻嚇成效,當局必須盡快想出預防辦法,否則同類案件陸續有來,小巴商會對站頭裝設閉路電視錄影一事可從長計議,而警方不能再大量削減資源,令歹徒有機可乘。

曾蔭培:個別事不置評
警務處處長曾蔭培昨出席香港少年領袖山頂步行籌款活動典禮時,回答記者對小巴劫案的看法,他說這只屬個別事件,不願評論。
記者走訪各長途線小巴站頭的乘客及司機,他們不約而同聲稱感到事件可怕,卻又無奈,因為難以預防,惟有上車前身上不帶太多現金。有乘客認為仿效內地做法,在乘客上車前預先錄影,可令賊匪不敢亂來,亦有乘客希望巴士公司多設通宵線巴士線,那麼她會轉乘巴士而不搭小巴,始終巴士乘客較多,相對上會安全。

一名從事小巴司機工作、行將退休的姓簡司機稱,他做了這行三十年,怕足三十年,半夜三更上車者甚麼人都有,就算見到乘客凶神惡煞又不可以拒絕對方上車,司機隨時遇襲或被劫。另有姓蔡司機說可在司機位旁加設防襲膠板,當然遇歹徒持槍打劫亦不能幸免。

車匪劫案起源廣深公路
資料顯示,車匪路霸劫案源於內地,廣深高速公路首宗豪華大巴劫案在九七年三月六日發生,一輛由廣州開往深圳的巴士在距同樂關十多公里處,被十二名假扮乘客的匪徒持刀洗劫,包括香港人在內的十名乘客被砍傷,共損失近二十萬元,此後該高速公路及其他公路發生多宗類似劫案。
為了防範車匪,行走廣深高速公路的多家巴士公司曾各出奇謀挽聲譽,有的派退役軍人持電棒沿途保護乘客,有的宣稱車上有暗中報警系統,有的則稱出動便衣公安同車等,直至九八年下半年,各巴士公司採取為每名登車乘客錄影的方法,即時奏效;加上廣東警方多次嚴打車匪路霸後,高速公路的巴士劫案已甚少發生。

遇劫姓郭小巴司機事後到警署將小巴駕走,車上布滿拆彈專家引爆後的灰燼。
吳淑義攝

其中兩名被洗劫的男乘客,落完口供後由警方安排車輛接送返家。
劉柏麟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