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機交通警察 掌控香港天空<br>空管主任絕對專業

飛機交通警察 掌控香港天空
空管主任絕對專業

若要挑選壓力最大且不容有失的職業,航空交通管制員一定榜上有名。空管員每當值兩小時,便最少要休息半小時,以保持最佳狀態,維持飛機飛行秩序及機上乘客安全。署理助理處長(航空交通管理)譚禮漢以「打機」來形容空管員的工作──絕對不能出錯,否則便GameOver。

譚禮漢加入民航處30年,當年就讀理工學院的他,尚未畢業便申請成為見習空管主任,由低做起。他表示,空管員的職責是確保飛機飛行暢順,防止飛機相撞。

三分天下空中領航
由於飛機師不知道附近有無飛機經過,難以自行避開,要靠地面空管主任的指示,由香港至倫敦,便需經過35個不同國家的空管中心。
民航處有3個空管範圍:一是跑道附近的指揮塔。負責肉眼見到的空域,協助飛機升降;二是進場及離場單位。負責香港40至50海里內的空域;三是區域控制單位。負責40至50海里外的空域。後兩個單位主要利用雷達及無線電通訊,管理空中交通。飛機由遠方飛至香港升降,全靠與各個單位的空管員緊密溝通。
雖然空管員致力維持飛機飛行安全,仍難以阻止空難發生。譚禮漢憶述88年8月31日一次親身經歷,時維早上8時許,滂沱大雨,一架中航客機正由廣州飛抵啟德機場。
當時譚禮漢在進場單位當值,原本打算先讓另一架飛機起飛,再帶中航降落準備起飛的飛機突然決定延遲,他惟有作出調動,先帶中航降落……雨勢愈來愈大,中航降落時偏離跑道,插入九龍灣水域。

臨危須定指揮救亡
他說,目睹客機意外時,心裏當然不快樂,但根本無時間難過,因為需要第一時間指揮消防車及救護車到場搶救,最終68人獲救。他事後回想,若當時準備起飛的飛機按原定時間起飛,而中航客機隨後降落,先後次序不變,空難可能不會發生。
本報記者

控制塔上的工作氣氛比想像中平靜,空管員對着電腦螢幕與機師溝通,似足上網「打機」。

閒人免進的航空指揮塔,是一班空管員的大本營。 資料圖片

若將飛機比喻為鐵鳥,則手持望遠鏡「觀鳥」便是空管員的每日例行公事。

88年中航客機意外,令譚禮漢體會冷靜指揮救亡的重要。 黑白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