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城市指數再度上升,上周指數為34.98,較今年低位已經有1成的升幅,這是3年多來的首次。不論後市如何,1成升幅也該算是小陽春吧!
樓市後市如何?我不敢過份看好,但還是樂觀的,最壞的情況可能算是過了。今後數年,港府除了勾地外,大概不會推出任何新的土地供應,兩鐵的土地也受港府約束而不能推出,只要發展商能清掉手上的樓盤,樓價就會穩步向上。近來,不少人在討論樓價,問我可不可以買樓的人大幅增加,這說明港人是有購買力的,是有能力買樓,只是因為不看好樓價而不入市。如今樓價已上升1成,相信會給更多人帶來信心。
談起勾地,得做個小補充,上個星期我曾經在文章中讚揚港府發明「勾地」這種最符合自由市場的政策,很快地有熱心讀者打電話來指正,該讀者說:「發明勾地政策的不是港府而是蕭若元。」真不好意思,我抹煞了蕭才子的功勞。
我不敢過份看好樓市,是因為發展商手上已經發展、仍在發展中的樓盤單位也的確驚人,根據《壹週刊》的報道,從現在到2007年之間,發展商有20萬單位的樓房供應,不過我認為《壹週刊》是誇大了,因為《壹週刊》將發展商手上仍是一片荒蕪的農地也算進去。我相信除非未來兩年樓價狂升,否則不會有這麼瘋狂的發展商將大量的農地變成住宅。
《壹週刊》也將地鐵、九鐵手上的土地也算入供應量,但孫公已說得清楚,不會推出地鐵、九鐵手上的土地,我相信孫公不會隨意改變這個政策。我自己的估計,從現在到2007年,香港房屋的供應量應該是10萬單位,這包括正在興建及已建好而空置的單位。
曾淵滄 香港城市大學MBA課程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