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使用筷子進食,可能是影響健康的危險動作。美國一項就北京長者手指關節健康狀況的調查發現,長期使用筷子有增加手指患上骨關節炎的風險,因為使用筷子會對拇指、食指及中指關節造成壓力,建議作出更深入的生物力學(Biomechanical)研究,了解長期使用筷子的後遺症。 記者:羅偉光
上述調查由美國波士頓大學醫學院進行,研究人員隨機地為二千五百零七名六十歲以上的北京長者檢查手指關節,研究他們使用筷子的情況,並進行X光檢查,結果發現兩成六人拇指有骨關節炎,有關調查結果於正在奧蘭度召開的美國風濕病學會(AmericanCollegeofRheumatology)會議上發表。
研究人員指出,慣用筷子的手出現手指骨關節炎情況較常見,特別是拇指、食指及中指的第二、第三個關節,結果顯示二成六接受檢查的人拇指有關節炎的症狀,其中兩成男性及三成七女性的骨關節炎相信與使用筷子有關;研究人員相信,這情況可能與使用筷子時,該組關節承受更多壓力有關。
正常的關節得到骨骼之間的軟骨保護,使關節可暢順轉動,但骨關節炎患者軟骨組織受損,會出現痛楚及紅腫症狀。
調查負責人表示,儘管使用筷子導致骨關節炎的風險小,但調查顯示出現毛病的手指關節,大部份與使用筷子有關,因此,有需要作出更深入的生物力學研究,評估使用筷子對關節承受壓力的影響。
香港物理治療學會會員林偉雄表示,因使用筷子導致關節炎的個案聞所未聞,他說一般手指患骨關節炎與經常做粗重工作有關,由於使用筷子不是負重動作,因此風險不高。不過,他說經常使用同一組關節,出現骨關節炎的機會確實較高。
林偉雄建議經常使用手指者,如需長時間使用電腦鍵盤,應每三十至四十五分鐘便休息一會,做一些紓緩手部及前臂的伸展動作,讓肌肉及關節有適當休息,減少勞損的情況。(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