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倩雯報道】現任香港大學醫學院骨科學系系主任、醫院管理局主席梁智鴻的胞弟梁智仁十二月一日將出任香港公開大學校長。由醫療專業走到教育大道,梁智仁細數在港大三十八年面對種種的挑戰、事業上起伏及與師生同事間的溫情,「離開呢度,有少少sad(不開心)。」
一九六五年在港大醫學院畢業的梁智仁,實習一年後即加入母校的骨科學系。梁智仁是全球最早期進行「椎體切除手術」的骨科醫生,「呢個手術好棘手,要喺病人嘅脊椎攞出部份椎體,又唔可以傷到其他地方,當時八十年代做(這類手術),好危險」。跨過愈高的障礙,帶來的滿足感愈高,梁智仁經常為患有小兒麻痹症的兒童矯正嚴重脊椎畸形,「我起碼做過二、三千個呢種手術,佢係手術中風險最大嘅一種,做咗之後好有滿足感」。
梁智仁不諱言嘗過失敗滋味,記得一次在泰國作示範手術後,病人竟癱瘓,幸好即時得知問題根源並作補救,「當時感覺好難(受)……感覺好難(受),不過都要保持鎮定,對症下藥」。
一九八○年他曾因未獲選為講座教授而感到氣餒,「當時大學取錄咗一個英國人做講座教授,冇取錄我,我就繼續研究,希望得到講座教授嘅位置」。結果,英國人沒有來,只有三十八歲的梁智仁成為講座教授,在學術上更上一層樓。
梁智仁的學生多不勝數,醫管局專業及公共事務總監高永文是其中之一,「佢雖然喺骨科好短時間,但我覺得佢好勤力、好落力、好中肯」。梁智仁也見證了五任港大校長,「黃麗松好老練、判斷力好好;王賡武係個學者,好gentleman(有紳士風度)、好客氣、好好傾;鄭耀宗呢,我哋同一屆入港大,比較熟,佢判斷力好快;戴義安就好隨和,我有牙周病就睇佢,佢膝頭有事都嚟搵我;徐立之就成日都向我哋了解學校情況」。
臨別在即,梁智仁坦言:「有少少可惜啦!喺呢度咁耐,好似個大家庭咁。」
梁智仁說,出任公開大學校長後會嘗試採用簡單的行政架構管理大學,盡量下放權力,並與前線員工加強溝通。作為一個醫學人,進入教育界後也不忘擴充與健康或醫療有關的課程。同時,他看準國內的龐大市場,打算在珠江三角洲推動持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