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滙持續走弱,歐元(兌美元.下同)最高曾見1.1860,未能一舉突破歷史高位的1.193而回落至1.18邊緣,英鎊試衝1.70水平不遂,但仍企於1.69中位,瑞郎強勢轉緩,只能在1.31至1.32之間徘徊;反而日圓相對甚弱,穩守108後正尋求機會再試110關,至於3大商品貨幣則強勢依然,Whereisthelimit?GodKnows!
美元近日受到沽壓,有人歸咎於美股下挫所致,然則是否如此簡單?筆者認為這只是食開有條「癮」之沽美元者的藉口而已,試想想美股持續上升之際,美滙不是出現背馳下滑,如此又怎能自圓其說?早前美元遭大戶拋售之理據(市場謠言)存疑,本欄遂以「肆無忌憚小心中招」為題提醒讀者得意不宜再往,果然美滙稍後見回升,但亦只不過是大戶再找不到藉口稍為收斂者,沽得如此過癮,又豈會甘心,趁美股滑落再「踩」多一腳,實屬正常。
那麼美元在現水平又何去何從?正如本欄強調,美國經常帳赤字龐大,加上貨幣供應以極速增長,長期而言難尋支持理據,儘管財長斯諾經常「出口術」說「強美元政策」維持不變,明眼人不難看出其用心良苦,不想美元「硬着陸」而已,故此美元仍處下跌大浪中,每次反彈只能視作調整,這是大勢。
以經濟因素來衡量,上述可以解釋為何美元弱勢持續,若以政治角度來推測,布殊為競選連任,明知經濟表現才是決定其命運的最重要一環,「布拉格」已法寶盡出,華爾街中不乏共和黨人士,各大行加入搖旗吶喊又豈無道理?布殊若能做多4年,想必論功行賞,為名為利,又豈容功虧一簣,所以美滙再跌多5%至10%一點毫不出奇。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