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看到不少抨擊「維港巨星匯」的報道,覺得有些對是次活動的主辦機構的批評是不公平及非理性的。
我觀看了二十號晚JoseCarreras及CharlotteChurch的演出,當晚大會的秩序良好,兩位歌唱家的表現出色,在場人士反應熱烈,而我亦度過一個十分愉快的晚上。
十及十一月份是香港全年令人感覺最舒服的月份,邀請一些國際歌手,舉辦一連串大型的戶外演唱會,以吸引海外遊客,實在是一個很好的構思。尤其是香港鄰近地區如台灣,及其他東南亞國家均沒有此類大型音樂會。
本港的商業娛樂製作公司沒有足夠的財力及人際關係去邀請十多位國際上有份量的歌星,所以這類推廣活動應由一些非牟利及有地位的組織籌辦,並由政府協辦。
舉辦是次活動的美國商會只是一個商會,並沒有舉辦演唱會的經驗,而籌辦一個如此大型的演唱會所涉及的問題也非常複雜,非他們所能預料。因此安排上出現一些問題及錯誤,亦是可以理解的。同時,由於籌辦時間倉卒,海外宣傳方面未能配合,以致達不到吸引遊客的效果,而本港經濟疲弱,這類演唱會的門票定價高昂,令一般市民望而卻步,造成演唱會門票銷路欠佳。
我覺得傳媒在這次事件上,對主辦當局的抨擊是有些不公平的。例如滾石樂隊的反反覆覆及AtomicKitten的成員病倒,並非美商會所能控制,而我亦認為許志安、謝霆鋒及容祖兒三人退出是次演唱會是Santana及TheRollingStones提出此項要求,而非美商會的意願,因為三人的實力及級數,實與Santana及TheRollingStones相距太遠。至於有評論說所邀請的外國巨星不為港人所熟識,更是荒謬之說。Prince、JoseCarreras、AirSupply、NeilYoung、Santana、TheRollingStones等縱橫樂壇多年,而CraigDavid、Westlife、MichelleBranch等亦是國際上矚目的新星,GaryValenciano在菲律賓亦十分有名氣。該些評論如此說,是太低估香港人的識見。而派發免費門券與贊助機構在電台節目中送出門券亦是一些大型活動主辦機構的慣常做法。
我想可能是籌辦此次活動的工作人員絕大部份是外籍人士,與中文媒體溝通不足,才會造成一連串誤解。
希望各媒體在作出譁眾取寵及非理性的抨擊前,能冷靜想一想,這些評論會否對香港造成更大損害。同時,我實在十分渴望這個活動可以每年舉辦一次,成為區內盛事,亦使香港樂迷有機會欣賞一些真正世界級有份量的演出。如果你曾於二十號的晚上,在維港岸邊,秋高氣爽,欣賞JoseCarreras及CharlotteChurch美妙的歌聲,如何令人忘卻俗世的煩憂,你一定能理解我的感受,最重要的是美麗的音樂能繼續下去!
長期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