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無紙化開始諮詢以編號代股票

證券無紙化開始諮詢以編號代股票

【本報訊】港交所(388)發表無紙化證券市場運作模式的諮詢文件,建議分階段將實物股票無紙化,首階段逐步將存放在中央結算系統的股票全部非實物化,股東提取股票時,將獲發放一個持股編號,日後便以該編號進行交易。港交所行政總裁周文耀承認,這可能出現編號的保安問題,該所會與過戶處研究。

兩三年後始全面推行
不過,日後股東仍然有權選擇提取實物股票,但周文耀指出,若市場普遍應用無紙化,屆時處理實物股票交易的費用可能較高。他指出,若建議獲市場接納及立法進展順利,預計兩至三年後可全面推行。
諮詢文件建議,採納分立登記冊模式(見圖),即將股東名冊分為發行登記冊及中央結算系統登記冊,前者主要為已提取股票並以個人名義持股的股東;後者則主要以中央結算名義持股,以及其他以投資者個人戶口及中央結算參與者保薦戶口名義持股。
文件指出,落實無紙化初期,會先推出為期1個月的試驗計劃,選擇成交較小的股份在周末時段進行非實物化,以免影響市場運作。至於已持有實物股票的股東,屆時可選擇向中央結算或過戶處交出股票,換取持股編號,但也可選擇保留實物股票;就算已將股票非實物化,股東也有權再轉為實物股票。

首階段料花逾900萬
對於無紙化後的新股上市,有關公司可選擇以無紙化發行,周文耀指出,無紙化可減低股票被挪用機會,市場整體運作成本會降低,但對於會否強制全面無紙化,要由政府及證監會決定。
目前市場有2500萬至3000萬張實物股票,其中600萬張存放在中央結算,若按每張處理費1.5至2.5元計算,首階段無紙化須耗資900萬至15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