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中亞再掀起一場「大遊戲」──GreatGame。
「大遊戲」──GreatGame──一詞,當然不是說玩大富翁那樣的紙盤上遊戲。這個名詞有特定的意思,追本溯源,是源出於十九世紀英國東印度公司上校康諾利之口,意思是指英國與俄羅斯爭奪中亞的霸權。而對俄羅斯來說,「大遊戲」就相當於美國由來已久的「替天行道」(ManifestDestiny)的意識,那就是要把疆土向外擴張。
俄羅斯地緣橫跨中歐,不論是沙俄時代、蘇聯時代,抑或今天的俄羅斯,隨着俄羅斯人軍事勢力的南向擴張,中亞長期以來都被視為俄羅斯的勢力範圍(sphereofinfluence)。雖然蘇聯九一年分崩離析後,它本來在中亞的加盟共和國,如吉爾吉斯坦、阿塞拜疆等,都成為獨立國家,但還是走不出俄羅斯霸權的陰影。
不過,今天情況有變。這不是說對莫斯科恨多於愛的中亞國家斗膽頂撞俄羅斯,而是說俄羅斯的這片勢力範圍已滲入了另一國家力量,隱隱然跟俄羅斯爭霸了。這一回,當然不是大不列顛帝國,取而代之的是美國。
如果人們不是善忘的話,應該記得在九一一恐怖襲擊後,美國向阿富汗發起反恐戰,於是就把心一橫,向莫斯科商借前蘇聯在中亞的基地,包括吉爾吉斯坦的馬納斯基地。不過,仗打完了,阿富汗包庇拉登和阿蓋德恐怖組織的塔利班政權倒台了,美軍還未撤退,直至今天還在中亞基地駐紮。
莫斯科心裏有數,俄羅斯普京周四就遠道前赴吉爾吉斯坦,主持Kant空軍基地的啟用,讓俄軍重回中亞腹地。Kant基地離美軍駐紮的馬納斯基地不遠地相對着,從陣勢看,分明向美國示警,中亞是俄羅斯勢力範圍,事實上,普京就宣之於口:「美國基地只因特定任務而設,隨阿富汗任務完成,就要結束。」
當然,要知道美國「替天行道」後,往往就駐軍一地,說是維持和平也好,說是賴死不走也好,總之就是「請客容易送客難」。中亞隱隱然已浸出「大遊戲」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