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市專家手記:零售數據消費信心的實踐

美市專家手記:零售數據消費信心的實踐

上期提到,雖然消費者信心指數(ConsumerConfidenceIndex)及消費情緒指數(ConsumerSentimentIndex)均可透視美國經濟發展的大方向,但由於這兩個指數只顯示美國人的消費意願及態度,並不能反映他們的實際行動,因此,投資者仍須以實際的消費數據作為依歸。今期就為各位探討兩項能夠反映實質消費狀況的數據──零售銷售指數(RetailSalesIndex)及同店銷售額(Same-storeSales)。

零售銷售指數(RetailSalesIndex)由美國商務部編製,通常於每月的12或13號公布,用作顯示對上一個月的零售業銷售狀況。根據上周公布的數據,九月份的零售銷售指數便較八月份輕微下跌0.2%。商務部先會選出約五千間企業規模與商品類別各異的零售商作為調查對象,其中商品類別包括食品、電器、服裝、保健產品、家具、汽車及運動用品等等。然後,商務部每月會向這些零售商寄出問卷,統計它們在上月售出商品的銷售額。至於調查對象會定期更新,以確保該項指數更為準確和全面。
由於零售銷售指數能夠顯示實質消費情況,所以經常被視作消費者信心的指標。不少財經分析員在參考該指數時,都會扣除較為波動的汽車銷售數字,令指數更能確切反映美國人消費的走勢。值得一提的是,零售銷售指數並不計算消費者在服務性行業方面的開支,而服務的相關開支卻佔美國人每月總開支五成以上。

不計算服務開支
同店銷售額(Same-storeSales)是透視美國零售業景氣的另一重要參考指標,由美國眾多大型連鎖零售集團每月自行公布,披露開業一年以上同系店舖的銷售額。由於同店銷售額撇除了一年內開業或結業的店舖對集團銷售額造成的扭曲效應,因而被視作衡量集團營業狀況的最佳指標。公布同店銷售額的美國大型零售集團包括星巴克(Starbucks)、沃爾瑪(Wal-Mart)、J.C.Penney、Kmart、Gap及麥當勞等等。同店銷售額的升跌存在着季節性因素,皆因每逢聖誕、新年或感恩節期間,不少公司都會利用大減價以招徠顧客,此舉雖令同店銷售額上揚,但並不代表盈利亦能同步增加,反而所提供的折扣會對邊際利潤造成壓力。

與通脹關係直接
一般來說,零售銷售指數及同店銷售額上升,反映消費者對經濟及就業前景有信心,因而增加消費,帶動企業盈利及整體經濟向上。這個情況一方面會推高股市及美元滙價,另一方面卻會帶來通脹壓力,令聯儲局可能以加息來壓抑通脹。相反,假如零售銷售指數及同店銷售額報跌,則顯示消費者縮減開支,令股市及美元滙價受壓下挫,而聯儲局可能考慮調降短期利率以刺激消費,振興經濟。
如要查看美國商務部最新公布的零售銷售指數,請瀏覽 http://www.census.gov/svsd/www/advtable.html 。至於美國各大連鎖零售集團最新公布的同店銷售額則可參考有關集團的企業網站。投資者亦可查看其他主要財經網站如Yahoo!Finance及CNNMoney.com。
嘉信理財香港有限公司

以上資料僅為假設,過往表現並不代表將來表現。本文僅屬一般資料,並不構成任何推薦及法律、稅務及投資意見。有關個人之情況,閣下應諮詢閣下之律師、會計師、財務或稅務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