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美國商會主辦維港巨星匯弄得滿城風雨,負責協助商會聯絡西方歌星來港、成立三個多月的耀亞國際有限公司高層,昨日公開與美國商會劃清界線,聲言該公司對歌星來港的混亂情況,毋須負上任何責任。耀亞國際透露,由於邀請十三組歌星來港的總酬金超過七百四十萬美元(港幣約五千七百七十二萬),按合約,耀亞只能獲得五萬美元(約三十九萬港元)的定額報酬。 記者:馮永堅、譚暉
繼滾石樂隊「唔唱又唱」後,英國人氣女子組合AtomicKitten又因為成員患病無法來港,令到今晚的門票要免費派發。持有耀亞國際五成一股權的慧峯集團有限公司,其行政總裁潘樹人昨在記者會上,澄清公司只是因應與美國商會簽訂的合約,負責聯絡西方歌星來港參與滙演,以及安排歌手抵港後的活動和膳食;至於出售門票、推廣宣傳活動及邀請亞洲及香港歌手參加滙演,都不是該公司負責的範圍。
潘樹人透露,按合約規定,耀亞是按着美國商會列出的西方歌星名單,逐一與歌星經理人洽談,並將對方所列出的條件,向商會反映;至於最後哪一隊歌手來港,則由美國商會全權決定。
在佣金方面,他說,若所有歌星來港的總酬金低過七百四十萬美元,耀亞即可獲分差額的四分之一為佣金,若佣金少於五萬美元、或所有來港歌星的總酬金超過七百四十萬美元,則耀亞最少也可獲五萬美元的定額報酬。據耀亞的公關表示,來港的十三組歌星總酬金,超過了七百四十萬美元。
潘樹人指出,每個歌星組合皆有不同定價,耀亞亦希望盡量將酬金「壓低」,但是否壓價屬美國商會的決定,況且「減唔減價唔到我話事,佢哋(歌星)企硬我都冇辦法。」
對於外界批評安排歌星來港混亂,他顯得有點激動地說:「我哋負嘅責任係冇。我哋聯絡咁多歌星嚟,已經做得唔錯,亦唔需要道歉。」
潘樹人又指,耀亞由聯絡滾石樂隊開始,直至滾石與美商會簽訂合約,耀亞的工作可謂已「大功告成」;直至滾石樂隊來港,耀亞才會協調樂隊成員在港的交通及膳食安排。
不過,慧峯集團股東、間接持有耀亞股權的自由黨前主席李鵬飛同意今次安排混亂,認為若要籌辦大型演唱會,政府應找專業公司,而不是外行的商會。
耀亞只負責聯絡外國歌星,負責巨星匯公關工作的則是領先市場推廣公司,其董事張儀玲昨對本報表示,由於巨星匯涉及多個團體及組織,在統籌發放資訊上有一定困難,她說會反省混亂原因及改善。不過,她強調由於一些國際巨星表明不願宣傳,令巨星匯在宣傳方面受到不少限制。
張儀玲承認,其公司過去主要承接私人公司的大型文藝表演公關工作,包括百老匯歌劇《歌聲魅影》、《Cats》等,較少處理涉及公帑的計劃。她說:「未試過有咁多記者不停打電話攞資料,我𠵱家每日最少有十五個鐘頭係同記者講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