滅赤初稿溫和欠平衡收支良方

滅赤初稿溫和欠平衡收支良方

【本報訊】財政司司長唐英年發表平衡財赤初稿後,市場普遍認為滅赤大計仍欠清晰脈絡,標普主權評級副董事周彬在電話會議中多次重申,新方案比較溫和及暫時性(tentative),但評級機構期望,當局能就目前經常帳收入及支出失衡的結構性問題,提出更決斷性及進取的策略,否則政府財政儲備不斷減縮,又無法訂出持續性的財政政策,本港評級地位將無可避免受損。

愈遲開源愈不利評級
財爺表明即使開徵銷售稅,也不會在通縮環境下進行,周彬形容目前本地需求仍疲弱,樓市全面復甦也有待鞏固,通縮壓力相信還會持續一段時間。
他指出,但凡政府推行銷售稅或加稅時,政治上必然遇到巨大壓力及挑戰,惟經過磋商及讓步,相信最終可以通過,以澳洲為例,有關政策由討論到施行,最少需18至20個月,故開源計劃愈押後,對評級構成的壓力將愈大。
前任財政司司長訂下06-07年平衡財赤的目標,並提出嚴峻的措施實現目標,被問及新財爺的滅赤哲學是否太寬鬆及令人失望時,周彬拒絕作出比較。不過,他表示,梁錦松的預算案包含了部份開源措施,儘管有關措施仍待深化確立,但今次建議卻似乎欠缺了細則(detailsmissing)。

大摩:財爺方案有不足
正因如此,標普期望稍後與政府會晤,冀能了解當局滅赤的更詳盡資料,如降低財赤的具體指標及速度;一掌握到足夠資料可進行全面審核,標普就會盡快對本港評級前景作決定。他認為唐英年一直與外界就平衡財赤保持開放的溝通態度,故標普估計,不必等到明年3月公布財政預算案時,才有進一步資料進行全面檢討。
金管局總裁任志剛的女兒、也是摩根士丹利經濟分析師的任永欣昨日發表的報告指出,政府的平衡財赤方案仍有不足,在當局提出更進取的稅務措施前,香港仍然倚賴直接稅為徵收來源,意味中產階級,將繼續承擔不合比例的稅務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