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論中國:港產電影搶灘內地技遜一籌 - 伍東

盡論中國:港產電影搶灘內地技遜一籌 - 伍東

內地早前與香港簽署《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協議(CEPA),容許港產電影不受配額限制輸入內地,令香港電影業絕處逢生。尚未完成的《無間道III》,傳聞也做好了進軍內地市場的準備。然而,內地正興起一場外資開設電影院的風潮,悄悄為更多外國電影打進中國市場做好搶攤準備。香港電影要在內地殺出一條血路,恐怕絕非易事。

美資三管齊下搶佔先機
美國電影公司時代華納,早前在上海成立合資影院永華電影城,最近又傳出和上海聯和院線,合作在北京、南京、杭州、武漢、深圳、廣州等主要城市興建現代化影院。該公司國際部中國區總裁信誓旦旦指出,要在製作影片、拓展發行渠道以及投資戲院三管齊下,進軍中國電影市場。
而荷李活另一巨頭哥倫比亞公司,過去數年來每年都投資三至五部的中國電影,其中包括姜文與趙薇主演的《天地英雄》,以及周星馳正在拍攝中的《功夫》,這家公司相信很快也會在內地投資電影院,以發展更強大的院線網絡。
中國電影市場一直是「一潭死水」,何以一時間突然令外資企業對中國電影市場產生如此大興趣?原因與中國即將全面履行加入世貿所作出的開放電影市場的承諾有關。現時,內地允許入口的西片每年只有二十部,但票房收入佔內場市場七至八成,利潤達八億元。

市場爭奪戰好戲在後頭
業內人士表示,隨着內地放寬外國片入口,中國電影市場這個「大餅」會愈做愈大。在美國,平均八百六十人一塊電影銀幕,去年票房七百多億港元,中國平均十三萬人一塊電影銀幕,每年票房收入僅十億港元,還不及美國一個中等院線。他認為,內地人沒有像美國人愛看電影的習慣,所以更需要興建現代化影院來吸引他們入場。只要內地發展出更良好的電影院線網絡,相信僅票房一項就可能有一百多億元的發展空間。
美國影片商在內地投資開設戲院,只是一場前哨戰,一旦大陸進一步放寬西片入口,將迅速攻陷內地電影市場。
港產片雖然有CEPA的護蔭,但美國片商來勢洶洶,誓要打入大陸市場。港產片與西片在內地市場如何開戰?好戲還在後頭。
(圖)正在拍攝的《無間道III》,傳聞將在內地戲院上映。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