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瘟疫下死裏逃生,五十萬人用汗水推倒23條惡法,維港巨星話來的不來、話不演的又演;這裏,沒有甚麼是不可能的。所以這個世界有種哲學叫做「可能思想」(PossibilityThinking),教人反敗為勝,化危為機。「可能思想之父」蕭律栢(Dr.RobertSchuller)從美國訪港開騷演講,他說,香港人戰勝沙士就是可能思想的體現。
這位世界級激勵大師下周將在港舉行「曙光再現齊創高峯——成敗操之在我」慈善講座。蕭律栢訪港是擦亮香港大行動的延續,主辦單位邀請這位善於辭令的牧師來港演說,勉勵港人奮勇向前。
可能思想教人逆境求存,面對問題不要只看問題,要尋找機會,世界沒有盡頭,總有明天。蕭律栢昨接受訪問時說:「可能思想就是樂觀,任何人作出一個決定時都基於一個假設,假設就是信心,所有人都依賴信心過日子;你坐在椅子上,因為你有信心它不會塌下,你與我握手,因為你有信心我的手沒有沙士病毒。」
就是基於假設,香港人才能闖過奪命的大瘟疫,「香港人戰勝沙士,因為他們相信沙士可以醫好,他們其實不曉得怎樣醫好,但他們假設這種病可以救治,而不是假設所有人都會死亡。」蕭律栢特別欣賞疫潮中殉職的女醫生謝婉雯,「可能思想包含一種激情,一種助人的情愫,在謝醫生的事迹當中,我們可找到可能思想的元素。」
7.1大遊行後,政府撤回23條立法,算不算是可能思想的體現?蕭律栢笑說不談政治,但他補充:「我有這個感覺。」
七十七歲的蕭律栢一生屢遇挫折,二十年前女兒遇上意外要切掉一條腿。他每次來港都會攜眷,今次不行了,妻子患上骨質疏鬆症,斷了脊骨。
香港人近年自殺率很高,蕭律栢贈言港人:「你說沙士重創香港,比起紐約的九一一,香港已不算傷亡慘重了。面對逆境時,要看自己還擁有多少,不要看損失多少。」蕭律栢本月二十八日將在會展舉行講座,詳情電29294014。
查詢網頁:
記者:蔡元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