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韓政權草菅人命,研發核武時同樣殘暴不仁。美國最新一期《新聞周刊》訪問了一名兩年前變節到南韓的北韓前科學家,他說北韓在六十年代進行核研究時,為達到目的,不管科學家死活。
一九六二年,北韓的金策(Kimchaek)大學傳出消息,指國家正為「偉大領袖」金日成興建新的研究實驗室,需要招募原子科學家。當年一名大學生,現已變節南韓,他向《新聞周刊》說:「那時候教授都大力提倡核子發展的重要性。」
可是,當年一個消息傳開,就是到了那實驗室工作的年輕科學家都活不久。那名到了南韓的科學家當年被分派到另一個實驗室,他不肯定那時究竟有多少同窗因而死亡,但卻親眼看見不少朋友深受輻射折磨。
「很多人沒有了眉毛,有些則不時流鼻血。他們的身體虛弱得令人難以忍受。」他批評平壤政府罔顧人命:「他們的想法是:『一個科學家倒下,還有另一個補上』。」
這種殘酷的思考邏輯,不但拖垮了整代北韓物理學家,而核研究所花的數以十億美元,原本可用來發展經濟,改善人民生活。
美國《新聞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