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在倫敦,在一家古玩店裏看到一隻細瓷茶杯連碟子,白地手繪彩色花卉,異常典雅秀麗,一問之下,果然是歐洲名廠Meissen十九世紀的製品,索價二百鎊,碟子還是另配的。其實新製的Meissen也絕不便宜,手繪描金的茶杯連碟子往往要數千元,是收藏家的珍品。
一七○九年,Meissen出產了歐洲第一件真正的瓷器,比中國足足晚了一千年,而且過程曲折艱辛。研究出瓷器秘方的人叫JohannBottqer(波潔),一位醉心於煉金術的術士。煉金術alchemy學說源流古遠,阿里士多得的哲學裏已有很多的討論。這門學說相信只要尋找到煉金石,就可以化鐵為金,所以煉金石就叫做「哲學家之石」(philosopher'sstone)。無數有識之士窮其一生,試圖在充滿隱語的古籍之中破解煉製煉金石的秘密,不但為了無窮的財富,也為了科學家洞悉大自然奧秘的好奇心。波潔就是一個這樣的人。
不幸,他得到當時薩克森強力王奧古斯都的賞識,視他為奇珍,軟禁於深宮之內,要他為自己製成煉金石,大量化鐵為金。可憐的波潔花盡心血也不成功,奧古斯都王越來越不耐煩,波潔受不住壓力一再潛逃,卻始終逃不脫。由於當時歐洲貴族瘋狂迷上由中國運至的瓷器,但無法得到製造瓷器的秘方,波潔就將部分時間花在試驗造瓷方面,希望以貴比黃金的白瓷替代煉金術生產的黃金。最後,他是成功了,但已經歷了千辛萬苦,心力交瘁,不久病逝,可說是含恨而終。
名瓷是煉金術的副產品,為國家帶來財富,帶給無數人喜悅,自己卻沒快樂過一天,歷史充滿了諷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