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概念先行,以時裝作為藝術創作媒介的設計師實在不少,閒閒一數有一大批來自比利時的大師與後進,更不用說80年代以來三位日本宗師,甚至以破格前衞見稱的英國都數得出好幾位;來自時裝首都以外的奧地利,除了這十年來出了一位HelmutLang,從來不在時裝版圖中佔上一席位,今季I.T首度引入的新名字FabricsInterseason,首個中性系列MENOpause以超現實大碼衫登場,更有一大堆古怪概念作後盾,若果《大隻佬》現在才開拍,要揀戲服真係捨「佢」其誰。
記者:吳小明 攝影:梁細權
模特兒:JanisWongfromStarzPeople
化妝:VivNg
名為MENOpause的一個系列,副題為「時間經濟學」(EconomicsofTime),整個系列包括裙子都由男模特兒穿着示範,經已玩嘢得很,衣服尺碼亦超大及不合比例,一點不似女裝,細節處理更非常古怪不合常理,例如好端端一件連帽衞衣,卻前後均有帽子,直似雙頭怪嬰一般;又如一條正常皮帶卻附上一把磨刀器,連名稱都叫「屠夫」,真正戴住出街都幾匪夷所思,據品牌網頁解畫,種種古怪設計無非是想表達對社會建制的不滿及荒謬,即有咁離譜的社會就有咁離譜的衣服咁解,老實講意念可嘉但效果成疑。
系列中某些衣服算正常,但不算特別,古怪的一部份卻又真係幾蝦人着,簡直跟靚字沾不上邊,連型都談唔上,反而本地藝人可能會着的筆者想到一個,就係逢親上台都着得古怪得很的陳奕迅。
FabricsInterseason聲稱是一個結合音樂、藝術及時裝於一身的混合體,作品亦關心社會,層次高得緊要,好像關注甚麼全球貧窮化(Theriseofnewpoverty),就似一篇社會學論文前言,都幾得人驚,唔知佢想點,無法令人不覺得故弄玄虛,故作高深。
售賣點:I.T(21678287)
中環皇后大道中8號地下
講到以概念先行的時裝大師,下列幾位不可不識。
MartinMargiela
從來真人不露相的Margiela,解構主義大師之譽雖然陳腔濫調,但多年來設計重心都在衣服的形態結構上探索,又首創在工廠爛地展示系列,打破時裝一貫的華貴觀念,先鋒地位難以代替。
CommedesGarcons
日本三位大師中個人最愛Garcons,其設計質疑約定俗成美學觀念,並以純粹自我出發,名言「Iwanttodesignclothesthathaveneverexisted」石破天驚無與倫比。
HusseinChalayan
時裝知識分子Chalayan作品每每回應社會及文化,成名的「木枱裙」及Plastic系列就是反思家庭、工業社會跟時裝關係之作。
Viktor&Rolf
荷蘭孖寶V&R由實驗性的Couture大步跨進Ready-to-wear,每季系列都叫人拍案驚奇,99年的RitualXXL系列二人早已示範過重達70kg的衣服如何着上身,今季的多層衫袖領口系列相形下只是小巫見大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