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券投資:評級改善有利企業債券

債券投資:評級改善有利企業債券

前周介紹過「企業債券」在經濟復甦的環境下,成為更理想的投資工具,實質理由是它除了擁有一般債券的保證回報特色外,更具有隨經濟改善而造好的特點。筆者於上周出席中國財政部的發債介紹會時,便再次體會到經濟好轉下投資企業債券的好處。
著名國際評級機構穆迪當天將中港兩地的評級都調高,中國長期外幣「主權評級」由A3升至A2,香港更由A3跳升兩級至A1(見表),反映兩地的外債償還能力提高。由此推想,這些地方的債券發行體被視為實力有所改善,其付出的借貸成本將可降低,而「信貸差價」的息率便減少。

「信貸差價」息率減少
可是,經過了數天同業市場的機構投資者交易,發現屬主權級別的中國財政部債券,其回報率仍保持在美國國庫債的息率約7點子(即0.07%)之上,這7點子的「信貸差價」並沒有受惠於評級上調而收窄。類似情況同時出現在半官方的地鐵(066)債券上,「信貸差價」僅輕微地受惠,減少了約4點子(0.04%)。部份理由可歸因於這些發債體的實力為中港兩地中近乎最高的級別,其對信貸改變欠缺了敏感反應。相對地,其他「企業債券」的反應則十分明顯,和黃(013)和電訊盈科(008)十年期的信貸差價分別收窄了10點子(0.10%)和13點子(0.13%),債券價格便逆向上升(見表)。所以,預期經濟轉好的債券投資者,焦點宜集中在企業類別。
陳鳳翔
香港財資市場公會常務秘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