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港股累積升幅甚大,在股票市場中賺大錢的大不乏人,但筆者很認同前輩所言,長線炒股票能夠賺錢的人為數不多,雖然欠缺統計數字,不知是否真的不夠一成,不過以觀察所得,這個數字即使偏低,實質上也不會相差太遠。
不少投資者犯下的一個主要錯誤,是太容易忽視了宏觀大勢的幫助,在順境時自我膨脹,以為自己功力大進。近期遇到不少業餘投資者及行內人,都是沾沾自喜,誇耀自己的選股功力。筆者估計短期資金流向仍會有利港股,有一段日子內仍會是愛拼才會贏,在這種有利形勢下選股,要命中並非太困難,但好日子不會無止境下去,始終股價不可能脫離基本因素,短期節節勝利,未必代表最終可以贏錢。
自信心爆棚,最大的潛在問題是變成貪勝不知輸,低位投入資金不大,高位反而加碼,這是不少人在升市初期贏錢,最終卻慘敗的主因。現在分析大市,自然是一切十分美好,形勢極度有利,但好消息的影響,其實絕大部份已反映在股價之上,並非如表面看安全。
與其自封股神,倒不如開始居安思危,做些工夫研究以往股災的徵兆,其實股災很少突然而至,因為當市場仍沉醉在歡樂的氣氛中,投資者心理很難會一夜之間變得悲觀及恐慌,所以一夜間的暴挫,通常都是在跌浪中途才發生,用這個角度看,暫時仍是安全。
但股災往往並非單純投資者心態上的轉變而成,而是有基本因素上的改變,事後眼光看,市場的反應通常都是相當遲鈍,因此就算目前只宜順勢而為,也應開始細想及留意宏觀條件上的變化。
老實說筆者的持股量依然偏高,主要是市內有不少落後股份基本因素不差,估值亦依然吸引,可是近日升浪開始伸展至工業股,吸引的選擇經已愈來愈少,策略上似乎無所避免,開始逐步減持股票。增持一些現金,縱使表現將落後大市一段時間,但小心戒備始終是好事。
黃國英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