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衛籲亞洲改善泳灘水質

世衛籲亞洲改善泳灘水質

【本報訊】世界衞生組織警告,不少亞洲地區的海岸及室內浴場受到糞便或污水渠污染,危害使用者健康,引致腸道感染;而每年全球有四十萬人死於可以預防的遇溺意外,故呼籲亞洲地區速作改善。世衞昨日向全球發出有關康樂設施水質安全指引,明年並會發出有關泳池及水療設施的安全指引。

易出現腸道感染
日內瓦世衞總部負責水質衞生計劃統籌JamieBartram醫生說,到沙灘游泳不但可視作運動,也是一種鬆弛方法,故水質及安全措施尤為重要,但亞洲地區水質污染問題令不少市民出現腸道感染,病源體包括大腸桿菌O157,可導致急性腹瀉、出血及發燒,甚至有機會致命。
此外,全球每年約有四十萬人因遇溺死亡,但這些意外絕對可以預防,故有關指引廣泛地指出有關糞便污染、微生物對泳灘水質影響、化學品污染、接觸海藻而受傷等問題,令進行水上活動、如游泳、釣魚,甚至曬太陽等市民,可玩得更加安全。
該指引第一階段集中在海水及淡水的水質與安全,世衞會協助成員國推行有關指引的措施;第二階段則在明年出版有關水療及泳池設施的安全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