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學堂:中銀小股東推高止賺為上策

投資學堂:中銀小股東推高止賺為上策

筆者每日也會閱讀《蘋果》、《信報》及《經濟日報》,昨日起床如常地閱讀此3份報章,察覺一頗有趣現象。首先翻開《經濟日報》,看到內頁的巨型標題:「深化樓市等好消息首16日錄5265宗」,及「樓宇本月登記迫1.2萬宗記錄」,報道中講到受多項利好消息帶動,樓市已見轉活云云。由此報道來看,筆者猜測在深化樓市等利好消息下,近日本港樓市應正在改善中。
可是當翻開《信報》,卻看到截然不同的信息,其內頁的標題為:「深化樓市措施公布後交投不增反減」,報道中講到深化樓市措施公布後,首個周末及周日的新盤銷售減少了15%,並指出發展商普遍認為新盤銷情放緩等。由此報道來看,近日樓市的銷情,好像並非如筆者想像般好。
在看罷本港的兩大財經報章後,筆者對近日本地樓市的情況愈感模糊,究竟樓市是否持續好轉?
不知各位朋友可有察覺,在過去數年,每當上市公司進行舉債集資,例如發行債券之類時,在該段時間,其股價「大都」較為強勢,而在集資完成後,股價的強勢亦隨之完結。至於促使近日長實(001)股價轉強,不知是否與其正進行發債集資有關。
昨日港股並未有受上周五美股偏軟影響,恒指進一步上升,除了突破上周高位12104點外,更以接近全日高位收市。
在33隻恒指成份股中,昨日中銀香港(2388)的升幅將恒指推高19點,大笨象滙豐(005)則推高恒指17.8點,想不到中銀的升幅對大市貢獻較多。

跌破12.75元收割
昨日中銀再度飆升,一度升破14元水平,隨近日中銀大幅上升後,其PE已升至22倍,已高於滙豐,股息率則降至2.9厘,不及大笨象的股息率高。從這簡單的估值(Valuation)可見,中銀的估值已高於滙豐,其質素是否優於滙豐,相信各位亦頗清楚。幸好在近日狂升市中,誰又會這麼儍(?)理會PE、股息率之類的指標,短期持有中銀的最佳策略,莫過於不斷將止賺位調高,如放風箏般,任由股價上升。
從附圖可見,早前中銀的股價在12至12.85元水平徘徊鞏固了8個交易日後(圖B點),才向上突破,故短期不妨以12.75元為止賺位。
此外,圖中A點可見,中銀這升浪是在7月底突破20日平均線開始,故較進取的朋友,亦可在跌破20日線後才止賺。
早前跟一些投資者交談,察覺對一些朋友來說,每日看着持有的股份不斷上升,是一種享受。可是對另一些朋友來說,這卻不是太好受,尤其是那些早年曾在股市中受創的朋友。
譚紹興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