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做「收買佬」,收購壽山石,果然有些讀友送來石頭。
都是好多年前買下來的,都說:「年紀大了,兒孫不懂得欣賞愛惜,留下來沒用。」既然沒用,十塊錢三件,就留下來吧。「二十年前,三十萬塊買的。」來讓石的朋友說。當年,你怎麼有這樣多的餘錢,可以讓石販欺騙?
請他看小店窗櫥裏的貨品,「級數」相若的東西,賣兩三萬,他已經不好開價。「沒到當年購入的價錢,我不會賣。」他說。我暗中扼腕:我應該在二十年前開業,當年,原來這麼多不懂石,但「疏爽」過人的羊牯!
買得貴,還罷了,一般還是既貴且假的,一塊有皮優質鹿目田,三尖八角,當田黃買,笑瞇瞇送給石賊幾十萬,鎖進夾萬裏當傳家寶,寶積聚得夠多了,捎一兩塊來,給我「開眼界」。當然心裏有數,就是不好明說,怕傷人心,能找到些兒好處,就美言兩句,「可惜我買不起。」請他謹而慎之,裹好寶貝帶走。
雕刻家石癲刻過兩三百塊田黃,曾有富豪請他到家裏欣賞歷年收藏的大田黃,包括拳頭大的紅田石,打開保險箱,「我實在大吃一驚,」石癲兄感歎:「全是塑料造的!」當然也不能明說,趕快溜;可見有錢而不懂石的人,多的是。
好在也來了一個藏了好東西的,一方郭祥麒刻的三螭戲錢黃荔枝凍,我用合理的價錢買了,主客都高興。做收買佬,貨源,還是不夠充裕,下月初,就到福州去幾天,搜山搜村搜民房,看還有甚麼好石頭漏網。
不管甚麼事情,用心經營,原來都煩瑣,都勞累;如果過去那幾十年,石販們都老實點,我遇上贗品而浪費的時間,就會少一些;山上的石頭不騙人;但閣下夾萬裏的石頭,卻不一定是山上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