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黑臉琵鷺抵港

70黑臉琵鷺抵港

【本報訊】嘴巴像湯匙,全身白色羽毛,惟獨是臉頰黑色的黑臉琵鷺,今年已經來到香港米埔準備過冬,在米埔保護區已見到七十多隻黑臉琵鷺在泥灘或濕地休息。本港每年約有二百多隻黑臉琵鷺在米埔過冬,這種全球只得約千隻的瀕危雀鳥,只在東亞一帶活動。

南韓下月舉行會議
世界自然(香港)基金會米埔經理楊路年表示,黑臉琵鷺每年都在這段時間開始由北方的地區,如南韓飛抵米埔過冬,直至四月才飛返北方繁殖。
暫時未知今年來港過冬的黑臉琵鷺數量,因為候鳥來港會因氣候及繁殖情況而變,如該年天氣較暖,黑臉琵鷺會遲一點才來,今年黑臉琵鷺算是準時抵港。
他指出,黑臉琵鷺只會在東亞一帶活動,範圍由南北韓至越南及泰國一帶,區內除香港,其他地區也開始積極保護黑臉琵鷺,例如南韓下月舉行保護黑臉琵鷺會議,最近福建亦有計劃成立濕地保護區,讓黑臉琵鷺安全地在區內過冬。

澳門工程影響生態
但楊路年提到在東亞區內澳門的鋪設沙灘工程對黑臉琵鷺的威脅最大,位於氹仔及路環之間一幅濕地,每年也有四十六隻黑臉琵鷺在該幅濕地過冬,最近澳門政府卻聲稱為了保護黑臉琵鷺,在該帶鋪設沙灘,環保人士擔心,濕地變了沙灘會趕絕黑臉琵鷺。
他強調,基金稍後會到澳門了解情況,暫時未能確定濕地被破壞的程度。
他又稱,港珠澳大橋工程及發展鄰近米埔的河套區,可能影響候鳥棲息,但只要工程前做足環評,相信發展可與雀鳥棲息地共存。

秋冬南下春季北返
黑臉琵鷺的英文名稱為Black-facedSpoonbill,除黑色的嘴、臉和一對修長的腿外,牠全身就是如雪般白的羽衣;在台灣,由於黑臉琵鷺姿態優美,又獲稱為「黑面舞者」。黑臉琵鷺只在東亞區活動,夏天時多於溫帶繁殖,秋冬時則南下至亞熱帶及熱帶的地區過冬,春季時又北返回到繁殖地。遼寧省外海的長山列島,以及南韓、北韓西部外海休戰區內的岩石小島都是黑臉琵鷺的繁殖地。

澳門政府在一片濕地鋪設沙灘,環保人士擔心影響黑臉琵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