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暗瘡唔係毒 最重要運動<br>兩成人曾服產品 港變排毒之都

醫生:暗瘡唔係毒 最重要運動
兩成人曾服產品 港變排毒之都

在廣告與藝人的「薰陶」下,香港已經發展成一個「排毒之都」,城市裏個個排毒不甘後人。有趣的是,想過排毒的人,多數是要消滅暗瘡粉刺。有醫生表示,暗瘡不是毒,中環很多OL(辦公室女郎)都有暗瘡。 記者:蔡元貴

【本報訊】一項「排毒」調查顯示,香港有逾兩成市民服用聲稱有排毒功能的產品。男女兩性一樣,他們排毒的第一理由都是因為暗瘡,第二是疲勞;一半人排毒後會肚瀉;一半人相信口碑選購排毒產品,兩成半貪平,兩成相信廣告。
英國個人護理用品公司Boots今年六月委託市場調查機構AC尼爾森進行一項「排毒」調查,訪問了香港、上海及台灣三地共一千二百名市民,年齡由十五至四十五歲。結果,香港九成七人聽過「排毒」,顯示香港人對這個名詞最熟悉。八成半香港人都做到多吃蔬果、多喝水,但能多做運動的受訪者卻不足七成,逾兩成市民稱曾服用排毒產品。也有人選擇做面部護理或香薰,甚至約有四十名受訪者以洗腸方法排毒。問及為何要排毒,男女受訪者第一原因都是為了暗瘡,其次是身體疲倦。
整全治療師陳昊晴稱,很多港人對排毒概念並未真正認識,存在不少誤解,「好多人以為排毒就係健康嘅一切,其實排毒產品只不過係輔助身體機能,想身體健康,最緊要都係多做運動、飲食均衡,重要保持心境開朗。」
陳昊晴指暗瘡是身體毒素內聚表徵,排毒清除暗瘡是合理做法,但西醫並不認同這套。香港大學內科學系(皮膚科)副教授陳衍里稱,排毒是異乎傳統醫學的治療方法,沒有醫學文獻支持。暗瘡成因是油脂分泌過剩,身體排出白血球打走積存於毛囊的細菌,形成膿頭,無證據顯示暗瘡與內臟毛病有任何關連。
陳衍里與另一位皮膚科醫生史泰祖均認為,生暗瘡不是中毒。史泰祖說:「暗瘡唔係毒,亦都唔係污糟嘢,中環都不知幾多儀容整潔嘅OL成面暗瘡。」暗瘡部份成因是工作或學業壓力過度,休息不足,影響荷爾蒙分泌所致。

「開朗抵抗力都強啲」
Boots的調查指出,半數受訪者在服用排毒產品後肚瀉,一成三患上單純疱疹。陳昊晴指出,排毒產品含有草本成份,功效是協助排便,多去廁所是正常現象。但若糞便呈半固體,甚至液體狀態,便後依然肚痛,則顯示身體對草本有敏感反應,應即時停用。
調查又顯示,逾半數人會透過朋友介紹選購排毒產品,兩成半人以「價低者得」準則挑選,兩成人受廣告影響。受訪者又選出心目中「最無毒」的藝人,結果最健康男藝人是劉德華,女藝人則是陳慧琳。
劉德華與陳慧琳的形象開朗,陳昊晴說,排毒不僅限於飲食與運動,還要保持積極與樂觀的生活態度,「疾病好多時都同情緒有關,一個人身心開朗,抵抗力都會強啲,呢個講法係有臨床實驗證明嘅。」

陳慧琳(圖)和劉德華形象健康,成為大眾心目中「最無毒」的藝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