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上周再度重上12000大關,惟綜觀各大藍籌股,除中銀香港(2388)升勢持續頑強外,其他藍籌股已漸見升勢乏力,這對港股進一步上衝有一定阻礙。此外,近日恒指的14天RSI亦已與大市升勢背馳,雖然並不一定表示大市將要調整,但港股很大機會要略作鞏固,醒目資金近日亦已轉至國企股,趁機炒第3季業績。
上周跟大家討論了在陰陽燭圖中的一個短線炒賣方法──ThreeWindows,來判斷股價的短期升浪或跌浪是否接近尾聲,今日繼續與各位一談陰陽燭圖中「大陽燭」的短炒應用方法。
在陰陽燭圖中,「大陽燭」是指在圖表中出現一支「燭身」相對較長的陽燭,其燭身即是開市價至收市價的距離,正如附圖的馬鞍山鋼鐵(323),A點是一支大陽燭,即在7月11日的走勢,當日其開市價至收市價(即燭身),由1.52至1.68元,燭身長達0.16元,形成一支相對較長的陽燭,故可稱為「大陽燭」。此外,圖中的C點亦是一支大陽燭。
至於「大陽燭」的應用方法,通常在上升中的股份,會偶然出現一支大陽燭,好像某日突然出現一些利好因素,觸發投資者進一步追捧,令其股價單日內暴升,形成一支大陽燭。一般情況下,在大陽燭燭身的一半至底部,通常是該股的強力支持區,以A點大陽燭為例,其燭身的一半為1.6元,即(1.52+1.68)÷2,燭身的底部(即開市價)為1.52元。當上升中的股份出現短期調整,通常跌至燭身的一半至底部,便會出現較大支持,往往能止跌回穩,並再展另一升浪。
正如附圖B點,它們為7月23日及24日的走勢,該兩日的低位皆同樣是1.52元,大家留意7月23日及24日兩日下試的低位,皆為(A點)7月11日燭身的底部1.52元,而不是該日的低位為1.5元,可見燭身底部支持頗強。
另一方面,圖C點亦是一支大陽燭,圖中可見,數日後股價一度回軟,但在下試大陽燭燭身的一半水平後,便即止跌回穩再展另一升浪。故此,簡單來講,一般調整通常在燭身的一半至底部,便會出現較大支持,往往能止跌回穩,但假若跌勢擴大,並進一步跌破大陽燭的燭身底部,正如附圖馬鋼在C點的燭身底部為1.58元,若一旦跌破,則提防是升浪完結,並非一般的小型調整。
最後,順帶一提,在10月14及15日(圖D點),馬鋼一連兩日下試至1.75元便即止跌回穩,進入近期一飛沖天之升勢,故1.75元水平不宜失守,否則可能觸發較大回吐。
篇幅所限,「大陰燭」留待日後再談。
譚紹興
電郵: